被雷电击中,人还能活下来吗?在科幻电影中,经常会看到人被雷电击中的现象,现实社会中也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但是被雷电击中后,人真的就活不下来吗,世界上却真的有人被雷电击中后却活下来了的幸运儿,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由童乐福儿童网科学小编为同学讲解一下其中的缘由。
适合年龄:6岁以上
难易程度:中级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一般发生在对流旺盛的积雨云中,云的上部和下部会产生电位差,当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放电现象,也就是我们通常看到的闪电。闪电的平均值为3万安培,最大的可达到30万安培。人被雷电击中后,会有灼烧感,身体会变得焦黑,甚至会导致死亡。平均每年有2000至3000人死于雷电的袭击。但有没有人被雷电击中后还能存活下来呢?
世界上还真有这样的幸运儿,欧洲有个叫乔治的人,他一生中被雷电击中过8次,但还是幸运地活了下来。最为严重的一次,他的头发和眉毛都着了火,肩膀和肚子也都有严重的灼伤。一般人在遭受到电击后都会死亡但像乔治这样的人,因为身体里拥有与一般人不同的人体电阻,所以被雷电袭击后还是能顽强地存活下来。
在野外遇到雷电天气时,人们要远离空旷的地方,到低洼处或地势较低的地方躲避,将有可能会导电的金属物品放到离自己较远的地方。
科普知识拓展: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这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要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得多。光在空气里的传播速度约为30万千米/秒,而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40米/秒,所以闪电传到地面一般不过几十万分之一秒,而声音跑同样的距离就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童乐福儿童网提示:同学们通过【被雷电击中,人还能活下来吗?】的学习,知道了有人被雷电击以后还能活下来,知道了当在野外遇到雷电天气时,我们该怎么办。并通过拓展知识的学习,知道了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是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