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对联故事」小子拈句对尚书

「中华对联故事」小子拈句对尚书

小子拈句对尚书

高则诚是元末明初时期的大戏曲家。他从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六七岁时,就善于吟诗作对,深受大家的喜欢。

高则诚小时候,有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途经当地很有名望的尚书府第时,恰逢尚书大人正送客出门。尚书大人很谦和,为官做人口碑也不错,平常喜欢小孩子,尤其是那些有才有智的孩童。看到蹦蹦跳跳回家的高则诚身穿绿袄,一脸天真无邪的可爱样,颔首微笑,存心想考一考这个小才子。灵光一闪,有了。大人捋须含笑,朗声道:

出水蛙儿穿绿袄,美目盼兮

别看高则诚年纪小,却是个饱读诗书的人物,自然知道“美目盼兮”出自《诗经·卫风·硕人》,是形容眼睛明亮美丽的意思。心想:大人分明是在考我,把我比喻成了青蛙。我得补上对句,以示回应。于是停下脚步,沉思对句。此时,尚书大人还在与客人寒暄,连连鞠躬行礼,红色的锦袍在阳光下十分醒目。灵感如同电光石火一般闪过,“有了!”只见小则诚迈着方步,背着小手,围着尚书大人转了一圈,然后昂着头,慢条斯理地吟道:

落汤虾子着红袍,鞠躬如也

大人一听,此对句词工言正,比拟生动。更妙的是,“鞠躬如也”出自《论语·乡党》,形容谨慎恭敬的样子。此联切人切事切时,用典自然贴切,真是不简单哪!“好对!”大人心中一乐,忍不住脱口赞叹。“哈哈哈……”将欲别去的客人也禁不住笑了起来。

此时,高则诚想到自己把尚书大人比作“虾”,实在是大不敬,赶紧上前一步,深深鞠了一躬说:“对不起,我说得太不礼貌了,请大人见谅。”尚书大人见小孩子出口成对,且把自己送客时的穿着打扮、动作形象,如此生动地描述出来,不但不生气,反而起了怜爱之心,大大赞扬了高则诚一番。

「中华对联故事」小子拈句对尚书

高则诚纪念堂门前的一幅楹联:“此地曾蕴玉,其人可铸金。”横额为“南曲祖师”。

【博闻馆】《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又称“诗三百”。从汉朝汉武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诗经》所录诗歌多来自民间,据说,周朝设有专门的采诗官,采集民歌,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诗经》三百首,它们的主旨是“思无邪”。《诗经》就是希望人们回到童年那种无知无欲的状态,让人从头开始学习从善,做一个有道德、有才能、有责任心的君子。《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在文学表现形式上分为“赋、比、兴”,“风雅颂,赋比兴”就是古人说的《诗经》六义。风,指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如秦风,就是指来自秦国地区的音乐。雅,指来自周室的音乐,因为周王室是各个诸侯国的首领,所以音乐以周室的音乐为正统。以前的人写完一篇文章,如果拿给某个朋友看,请他帮忙修改,要说“请您雅正”,就是谦虚地表达自己的文章不够好,别人的标准是最好的,才是“正”。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

古代的读书人都要读“四书五经”,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诗经》是五经之首。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