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睦自保
刘睦是东汉明帝刘庄的堂侄,他从小就好学上进,而且,结交了不少的贤人名士,对声色犬马没有一点沉迷和贪恋之心,这样贤明的官员,自然而然地就会受当地人民的爱戴和拥护。
每一年的年底,各个地方的官员、皇亲都要向朝廷朝贺。据说有一年的年底,刘睦派自己手下的一名官员去洛阳朝贺天子。在官员临行之前,刘睦问起这位官员,说:“你到了皇帝那边,如果皇帝问起我的情况,你应该怎样回答?”这位官员诚实地回答说:“您忠孝仁慈,礼贤下士,深得百姓爱戴。我虽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但是您这样的功绩,我即便是再如何的不善辞令,也会将您在这边的情况如实的禀告给皇上,以期嘉奖。”
刘睦听后,叹了口气,然后连连摇头,感叹道:“唉,你如果真的这样禀告给皇上的话,那就把我给害了!我要你见了皇帝以后,禁口不提我在这边的真实情况,否则的话,我将会有灭门之灾。你就说我自从承袭王爵以来,整天意志衰退,行动懒散,每天除了在王宫与嫔妃饮酒作乐,就是外出打猎游玩,对正业毫不在意,只有如此,方能自保。”
刘睦之所以故意贬斥自己是有针对性的,因为在当时,宗室中凡是有些志向,或者广交朋友的,都容易受到朝廷的猜忌,疑心他们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威胁到皇帝统治的稳定,有时候,弄不好就会招来杀身之祸。而刘睦的这番话可谓有的放矢。
【悟在当下】自贬身价以自保
刘睦的这有的放矢的一番话,蕴蓄着巨大的智慧,值得我们揣摩和借鉴。在昏聩和多疑的君主面前炫耀自己的才华和智谋无异于引火烧身,而只有表现得沉湎于纸醉金迷、声色犬马之中,贬低自己方才能够保全身家性命,否则就会招致杀身之祸。因为君主觉得臣下对他构成威胁的同时,也就在时刻监视着臣下的一举一动,稍有不慎,臣子便会葬身于莫须有的罪名之中。
中国人的智慧就在于“深藏不露”这四个字上,并不是我们要时刻地隐瞒自己,而是当我们将自己放在别人对立面彰显自己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你的一举一动都会牵扯到千百万双眼睛的视线,那个时候我们就不自由了。所以,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有时候在别人面前故意贬低自己,抓住对方的心病,有的放矢地替他排除顾虑,反而会让我们全身而退,从而有着更为宽广的选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