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子有方」曹操执法如山严教子
曹操,安徽亳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他二十岁时就获封议郎的官职,敢作敢为,执法如山。后来他参与镇压黄巾起义,战功卓绝,逐渐统一北方,官至丞相及大将军,封魏公。他的儿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武帝。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有多种著述传世。在子女教育领域,他也有其独到的思想和做法。 曹操被称为“枭雄”,是一个有才华、有作为的人,他希望儿子能像自己一样秉公守法,成就一番事业,因此在教育他们的过…- 728
- 0
-
曹操遇事“知止”的故事
曹操遇事“知止”的故事 三国时期最大的奸雄当数曹操。他之所以能力挫群雄,统一北方,这与他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分不开的。在中国历史上,他被誉为:“治世的能臣,乱世的奸雄”。鲁迅先生对他也有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说到曹操,人们立刻会想到《三国演义》,而且他长期扮演奸恶的角色,舞台上也常被当作奸臣的象征,然而这并不是观察曹操的正确方法……曹操确实是非常有能力的人物,至少是个英雄。” 鲁迅先生尚给予如…- 1.7k
- 0
-
「中国古代智谋故事」曹操以逸待劳观虎斗(巧用对手之间的矛盾)
曹操以逸待劳观虎斗 曹操在白狼城大败冒顿兵团,袁熙、袁尚两兄弟率数千人逃向辽东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当时曹操的部下都摩拳擦掌要去追赶,企图一举歼灭平定袁氏集团。 但是曹操当时的行动出乎众人之料,不但没有派兵去追赶兵败而亡的袁氏兄弟,反而退兵易州,按兵不动。大家都猜不透曹操的心思。大将夏侯惇问曹操道:“辽东太守公孙康久不臣服我们,现在二袁又去投靠,这样岂不是如虎添翼?如果现在不去征讨他们,等到他们彻底…- 386
- 0
-
「中国古代智谋故事」曹操智用三将(知人善任,以谋大事)
曹操智用三将 “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的曹操不愧是一代枭雄,他智慧过人,留下了许多智慧宝典,值得后人反复琢磨。 合淝(今合肥)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建安二十年,东吴十万大军围攻合淝,相对曹魏的七千兵力来说,占有了巨大优势。而当时,魏军最大的困难,就是曹操北征汉中还没有回来。魏将张辽、李典、乐进诸部奉曹操之命镇守合淝。但是,张辽、李典、乐进三人平时意见不合,在孙权大军进攻合淝之际更是意见相左,应该…- 469
- 0
-
「中国古代智谋故事」曹操诈死欺吕布(示弱诱敌,兵不厌诈)
曹操诈死欺吕布 曹操与吕布多次开战,攻打濮阳时,由于求胜心切,又加上曹操轻视了吕布,中了陈宫的计策,身陷重围,几乎要丧身濮阳。后来全靠众将的援助,曹操才得以顺利脱险,保全性命。 回到曹营后,众将向曹操问安。曹操仰面大笑,说:“想我一世英名,岂能毁在这般小人之手。不小心中了小人的奸计,我一定要报仇,为自己血洗这个耻辱。”这时,曹操最钟爱的谋士郭嘉说:“如果主公已经有了计谋,可以立即行使这个计策。我们…- 562
- 0
-
「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官渡之战(避强敌之锋芒,利用强敌之弱点)
官渡之战 建安元年,曹操把汉献帝挟持到许昌,形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袁绍自恃实力雄厚,不甘屈居于曹操之下,决心同曹操一决雌雄,图谋早日消灭曹操。 公元200年,袁绍集中了十万精兵,派沮授为监军,从邺城出发进兵黎阳攻打曹操。 这时候,曹操早已率领兵马回到官渡,听到白马被围,准备亲自去救。谋士荀攸劝他说:“敌人兵多,我们人少,不能硬拼。不如分一部分人马往西在延…- 610
- 0
-
「中国古代智谋故事」曹操割发代首(正人先正己,严人先严己)
割发代首 曹操 曹操领兵打仗,所向披靡。这除了他会计谋、善用人等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军纪严明。不管对士兵,还是将领,要求都极其严格。 有一次,曹操的部队行军,要经过一大片农田。当时,曹操认为:治国平天下,主要靠强兵足食。因而他在许都地区搞了募民屯田,经济效益显著,这片农田在老百姓的精耕细作下,庄稼长得很茂盛,绿油油的麦苗一望无际。 曹操走在田间,望着麦田,担心行军的队伍会踩坏庄稼,便传下口令:…- 487
- 0
-
「中国诗之最」最早掀起文人诗高潮的诗人曹操
最早掀起文人诗高潮的诗人曹操 中国最早掀起文人诗高潮的诗人,是汉魏间的曹操。 曹操(155—220),三国魏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字孟德,小名阿瞒。东汉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末,举孝廉为郎。后起兵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实力渐增。建安元年(196)迎献帝迁都许昌,拜司空,封武平侯,“挟天子以令诸侯”(陈寿《三国志·武帝纪》)。后又平吕布,破袁绍,征乌桓①,逐步统一中国北方。建安十二年(20…- 295
- 0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