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原意是什么,是如何变成街巷名字的?
胡同原意是什么,是如何变成街巷名字的?
-
铁憨憨 评论
胡同原意是什么,是如何变成街巷名字的? “胡同”也称“里弄”、“巷”,是指位于城乡主要街道之间的较为狭长的小街道,有死胡同和活胡同之分,死胡同的尾端被居民区阻断,不通街道,活胡同则通向各个街道,成为居民们常年经过的重要路径。
我国早在元代就有了“胡同”的记录,在元杂剧里它指的是行走之地。所以有学者提出“胡同”一词始于元代。但学术界并不认可这种说法,有关“胡同”的起源一直争论不休、莫衷一是。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观点一:“胡同”一词源于古代词语“水井”,这个词读作“忽洞”。蒙古人喜欢以“井”为根据给不同地域取名,于是入主中原建立元朝政权后,也把这个用语传到了中原地区,诸音便是“胡同”。
观点二:蒙古人没有进犯中原的时候,由于属于少数民族,文化相对落后,被中原人称作“胡人”,因此,元朝定都以后,中原人便把他们居住生活的地方称作“胡同”。
观点三:胡同是南宋时期“火巷”转译过来的发音。“火巷”是南宋为防火和便于作战而设立的街巷。那时的火巷设置得密集又错落有致,形状和胡同相连的四合院差不多。后来“火巷”就变成了“胡同”。
“胡同”专指街巷名称是在元代,当时“井”、“胡同”均带有“市”的含义,“市井”通常就是指民间。元朝定都北京后,房屋建筑皆为方正格局,街道设在南北方向,东西为小巷,街巷纵横交错,构成井子布局。“胡同”和“井”就都成为市井街道的代称了。4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