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不好叫“三脚猫”功夫,这跟猫有关系吗?
技术不好叫“三脚猫”功夫,这跟猫有关系吗?
-
铁憨憨 评论
技术不好叫“三脚猫”功夫,这跟猫有关系吗? “三脚猫”常用来形容认识肤浅、技艺不到家的人。有关这个词语的由来,流传着好几种说法。
“三脚猫”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的《百宝总珍集和》里,书中写道:“物不中谓之三脚猫。”意思是没有用处的东西就叫“三脚猫”,后来这种说法被引申为学识浅薄、技艺不精的人。
张明善的北乐府《水仙子》中有:“说英雄,谁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非熊。”意思是才疏学浅、技艺不精之人(三脚猫)居然能被当成渭水河畔的姜子牙。这种把蠢材当人才的做法很让诗人惊讶。
这个词语还有可能源自江浙地区的方言。相传清朝光绪年间,有个老当益壮的老躺公,每回将船停靠在上海滩的码头后,都会在码头空地上一展身手。他武艺了得,不但通晓各种兵器,而且力大如牛,可以两手各举30公斤重的三角铁锚,舞动起来灵活自如。凭借精湛的武术表演,老躺公很快就名声大振,许多习武之人都前来拜他为师,于是老崩公收了不少徒弟。
当老舶公离开上海滩之后,他的徒弟们还在码头空地上表演师父的绝活儿,可却没有一人能达到当年老躺公那般出神入化的境界。看来即便有名师指点,自己心浮气躁,不肯深入钻研,终归还是学无所成。后来,人们就把那些功底不深厚、学艺不精的人叫作“三角铁锚”,简称为“三角锚”,因为“锚”和“猫”同音,久而久之,“三脚锚”就被误传为“三脚猫”了。4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