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候知识
一共25篇文章
专题:第期
-
1米左右就波及上海纽约?科学家警告,海平面上升速度提高25%(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已经是不可否认的,并且随着气温上升速度的提升,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也高了不少。2月5日《 海洋科学》一项新的海平面上升研究结果再次公布,引发了不少人的热议,科学家们已经发出警告,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比以前快了25%。也就是说,如今地球的温度变化,已经将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提升了25%,这是一个可怕的研究结果。 当然,主要问题还是建立在气候变化引发的问题最大,所以淹没的速度也出现了变化,…... 童画- 350
- 0
-
相比工业化前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多少摄氏度?(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相比工业化前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多少摄氏度 温度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 2020年4月,世界气象组织在纪念“地球日”活动中发布了《2015—2019年全球气候》最终报告。报告称,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升高1.1℃,比2011年—2015年这5年平均气温升高0.2℃。 预测表明,全球温度可能会进一步升高,尤其是在高纬度和陆地地区。自80年代以来,每个十年都比前一个十年更加温暖。2013年3…... 童画- 2.6k
- 0
-
为什么说空气污染是全球最严重的环境健康风险?(空气污染的危害)
全球空气污染急需得到遏制。虽然世界上某些地区的空气质量应对措施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每年仍有几百万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因为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物中而过早地死亡。同时更多人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在大多数室外空气污染受监测的城市,其空气质量都达不到世界卫生组织指南中关于可接受污染水平的标准。在这些城市生活的居民拥有更高的患上中风、心脏病、肺癌、慢性和急性呼吸道疾病(包括哮喘)及其他健康疾…... 童画- 403
- 0
-
为什么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造成上亿人营养不良?(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危害)
二氧化碳浓度的加速上升可能是科学家长期担心的气候反馈机制开始发生作用的证据。根据超级计算机全球气候模型计算的结果,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会产生温室玻璃的保温效果,最终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反过来,气候的变化也会影响碳循环,影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气候具有反馈机制,气温变暖将削弱海洋、森林等碳吸收槽吸收大气二氧化碳的能力。气候反馈机制一旦发生作用,将改变地球的自然体系,全球气候变暖也将随之加速。这…... 童画- 441
- 0
-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人类有没有影响?二氧化碳可能会使我们变得愚蠢
目前,世界上的科学家对这一问题鲜有研究。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海洋科学的教授克里斯·科纳斯克司担心,室内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可能会损害人们的认知能力。换句话说,二氧化碳这种无色无味气体,可能会使我们变得愚蠢。 克里斯·科纳斯克司指出: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非常高的情况下,“我们复杂的决策功能可能会在20世纪末的时候下降多达一半。”不过他和他的同事承认这个计算只是一个粗略的估计,他表示,针对这个问题还需要开展…... 童画- 377
- 0
-
引发人类灾难的二氧化碳的浓度阈值是多少呢?
老实说,人们并没有确切的答案。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大卫·金建议:“我们应该防止大气层的二氧化碳浓度超过500ppm”。澳大利亚大气科学家迈克尔·劳帕赫主张550ppm才是浓度的极限。而普遍认可的观点是,可能引发危险的二氧化碳浓度阈值为560ppm——相当于工业革命前二氧化碳浓度280ppm的两倍。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认为,温室气体的稳定浓度目标为450—550ppm,550pp…... 童画- 999
- 0
-
二氧化碳浓度在地球上正发生怎样的变化?地球二氧化碳浓度,达到450万年来最高水平,全球变暖触目惊心
科学家在南极钻取了时代久远的冰芯,通过对冰芯的研究分析,算出了过去65万年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均含量在160—280ppm,而且从未超过280ppm。 这是一个相当稳定的二氧化碳浓度时期。 但是,工业革命改变了这一切。工业革命后的二百几十年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攀升。 位于夏威夷的莫纳罗亚观测站是全世界最早观测二氧化碳浓度的观测站,也是世界上连续观测时间最长的观测站。1958年3月…... 童画- 1.3k
- 0
-
霜是怎样形成的?霜和雨一样,也是“从天而降”的吗?
一夜之间大地洁白晶莹的霜花挂满了枝头,银光闪烁,美到极致,如临童话世界,给人惊喜! 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漫步观赏,愉悦中,拍照留影,发朋友圈分享这不多见的美景。“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在寒冷季节的清晨,草叶上、土块上常常会覆盖着一层霜的结晶。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人们常常把这种现象叫“下霜”。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看到过降雪,也看到过降雨,可是谁也没有看到过降霜。 霜和雨一样,也是…... 童画- 335
- 0
-
霜叶红于二月花全诗?霜叶红于二月花是什么季节
霜叶红于二月花全诗 《山行》 作者:杜牧 原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弯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伸至深秋的山巅,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停下马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霜染后枫叶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相信很多人都学过,它出自唐代诗人杜牧所写的《山行》,全诗的为:“远山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 童画- 644
- 0
-
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局(NASA)与大气管理局的最新研究表示,地球在2005-2019年期间热量失衡严重,许多未能及时消散的热量增加了1倍。造成海洋、空气和陆地的气候变暖速度加快。 地球上的生命之所以能够生存,主要是因为太阳光进入大气层后,使得地球变暖,与此同时有一部分的阳光会被反射回太空,这样就不会造成地球温度过高,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不过后来随着人类工业活动的发展(焚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等等…... 童画- 567
- 0
-
2021极端天气盘点: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是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的吗?
刚过去这11月4日~9日的寒潮带来的暴雪规模之大,有些超出大家的预料,却似乎在情理之中,因为2021年发生了太多极端天气,高温、暴雨、干旱、火灾都已经发生了,似乎就缺了这冬日的暴雪,现在如约而至,各位还满意不? 2021的极端天气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一直以来世界气象组织以及各个国家的气象中心一直都在灌输一个概念,全球气候变暖,天气会变得越来越极端,以前大家对此也有所了解,比如夏天更热而冬天更冷,但…... 童画- 414
- 0
-
拉尼娜现象是什么意思?2021遭遇2次拉尼娜现象,专家警告:恐现极端天气
近日,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消息,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预计10月将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这也是继上一次拉尼娜事件结束后(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今冬将再次形成拉尼娜事件,即连续两年冬季发生“双峰型拉尼娜”,而这样的情况可以说非常的罕见。 拉尼娜现象是什么意思? 以赤道为分界线,地球可以分为信风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由副热带高气压带…... 童画- 271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