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阳酒徒的意思
解释:高阳: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秦末郦其食即此乡人,对刘邦自称“高阳酒徒”。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
语法:高阳酒徒偏正式;作宾语;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示例:郭沫若《洪波曲》第16章:“碰着我们这四大家族,都是饕餮大家而兼高阳酒徒,那就相得益彰了。”
近义词:高阳公子
2、成语接龙
高阳酒徒
徒乱人意
意义深长
长七短八
八万四千
千万买邻
邻女窥墙
墙上泥皮
皮伤肉绽
3、成语故事
“高阳酒徒”指喜欢饮酒、狂放不羁的人。
此典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秦朝末年,刘邦举兵反秦。有一次,刘邦带兵经过陈留,有一个被称作“狂生”的人郦食其前去求见刘邦,报上姓名,向刘邦的侍者通报说:“我是高阳贱民郦食其,听说沛公(刘邦)冲风冒雨,率兵助楚讨伐不义的秦国,麻烦你通报一声,我想见见他,谈谈天下的事情。”侍者进去通报时,刘邦正让两个女子为他洗脚,他问侍者说:“什么样的人要见我?”侍者回答说:“像个大儒,穿着儒生的衣服,头戴一顶求见时才戴的高山冠。”刘邦一直都很讨厌儒生,有些儒生来见他时,他就把人家戴的帽子脱下来,往里边撒尿。即使交谈几句,也常常破口大骂,骂得也非常难听。这次郦食其求见,刘邦还算客气,对侍者说:“替我谢谢他吧,就说我正在关心天下大事,没有时间见儒生。”侍者就出去对郦食其说道:“沛公说谢谢你的美意。不过,沛公正在潜心研究天下大事,没时间同儒生闲聊。”郦食其瞪起眼睛按着宝剑怒斥侍者说:“快去!再进去告诉沛公,我是高阳酒徒,不是什么儒生!”侍者害怕了,连帖子都掉了,急忙跪下拾起郦食其的帖子,急忙就往回走,又进去报告说:“来的这位客人,是天下少见的壮士,他大骂了我一顿,我吓得连帖子都掉了。他说:‘快去!再进去通报,说你老子是高阳酒徒。’”刘邦一听,立刻光着脚操起矛命令道:“请客人进来!”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高陽酒徒
【注音】: ㄍㄠ 一ㄤˊ ㄐ一ㄡˇ ㄊㄨˊ
【简拼】: GYJT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4、成语造句
1.对他这样一个高阳酒徒来说,啤酒差不多等于白开水,但眼下却是聊胜于无。
2.我高阳酒徒惯了,很难适应官场纺生活。
3.以为高阳酒徒才可以显示艺术家的气质,哪知他的想法是极其错误的。
4.他生性高阳酒徒,所以不太注意生活细节。
5.你这个人生性高阳酒徒,狂傲自大,谁和你都难以共事。
6.他就是那种高阳酒徒,貂裘换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