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俗语故事」上当的由来(附意思、造句)

「中国俗语故事」上当的由来(附意思、造句)

上当的由来

人们在被欺骗或者吃了亏时常连呼“上当”。那么“上当”是怎么来的呢?

很久以前我国就有了“典当”这个行业,在人们需要用钱而又手头不便时,就拿一件物品到当铺去当,等有了钱,再到当铺去赎回来。到期不赎的,视为“绝当”,也就是说视为卖给了当铺。当然,当的钱都低于物品的实际价值。

话说有个人拿了件古瓷器到当铺去当,当铺老板一看是一件古董,便给了他相当高的当价。事后当铺老板仔细一看,发现是一件赝品,这回算是吃了大亏。但典当人知道内情,并不打算赎回此物。

当铺老板眉头一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自己的朋友、亲戚、社会名流……凡是与自己有交往的人都请到了一个饭庄,在宴席开始前,他把看走了眼的那件古董拿出来,说道:“我干当铺这一行大半辈子,从没走过眼,可前几天一时疏忽,把一件假货当真品收了进来,赔了血本。为汲取这次教训,今天我当着各位的面把它砸喽,甘愿按真品赔顾客钱。”说完,当众把那件古董砸得粉碎。

这事在几天之内便传开了,典当人听到这一传闻后暗自盘算:我若拿着当票去赎我的当品,当铺拿不出来,就得按真品赔我钱,这样一来我就赚大钱了。于是,典当人大大方方的去当铺赎他的假货。没想到,当铺老板笑眯眯地递上典当人的当品——假古瓷,典当人一看傻了眼。原来,当铺老板砸的是一件复制品,他是为了迷惑典当人,当众砸了复制品,引诱典当人上钩的。

这才是:一桩交易两受骗,根由皆因上“当”铺。据说,这就是人们把受骗叫做“上当”的由来。

「中国俗语故事」上当的由来(附意思、造句)

上当的意思

因信假为真而被欺骗、吃亏

上当造句

1.听信花言巧语,就像两叶掩目,往往上当受骗。

2.面对花花世界,年轻人一定要头脑清醒,防止上当受骗。

3.她耳根子软,特容易上当受骗。

4.最近市场上有人鱼目混珠,企图用假冒产品替代名优商品,消费者可要擦亮眼睛,防止上当受骗。

5.敌人杀气腾腾地扑进村,发现一个人也没有,自知上当受骗,急忙后撤,我团围歼的枪声已经响了。

6.青少年社会经验少,容易被坏人的阴谋诡计所利用,往往上当受骗还不自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谚语俗语故事

「中国俗语故事」闭门羹的由来(附意思、造句)

2024-11-14 20:16:53

谚语俗语故事

「中国俗语故事」两口子的由来(附意思、造句)

2024-11-14 20:22:5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