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红霄人物小传】
方红霄,湖南省岳阳市人,1970年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1990年入伍,历任班长、排长、中队长、大队长、副处长、副支队长、支队长,现任武警云南省总队参谋长,大校警衔。曾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是首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2009年9月,光荣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仿佛是岁月的眷顾,46岁的方红霄依然像年轻时一样英气勃勃。
他短发平头,剑眉朗目,皮肤黝黑,说话时掷地有声,沉默时平静如海。这一切,再配上一身笔挺的绿军装,令其不怒自威,气场逼人。
这是一个被犯罪分子视为“克星”的传奇人物:在昆明火车站执勤7年间,先后查获海洛因、鸦片等毒品45.3千克,各种枪支41支、子弹2000多发,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919人。他身上的7处伤疤,每一处都是惊心动魄的生死见证……
这是一个被人民群众深深喜爱的英雄人物: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云南省“人民卫士”和首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荣誉称号。1999年,新华社发表长篇通讯《人民的忠诚卫士——方红霄》,使他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岁月匆匆,昔日的缉毒英雄如今已是武警云南省总队参谋长,一名正师职领导干部。
回首来路,从普通一兵到大校警官,方红霄最大的感受是:人活着,要有一颗感恩心、一股精气神!
勇气:直面生死不惧安危
2008年6月9日武警昆明支队副支队长方红霄参加2008年奥运年昆明火炬传递
入伍前,方红霄是家乡湖南岳阳的一名养殖专业户,18岁就和父亲一起参加过县里的养殖劳模大会。
1990年,为了入党和转志愿兵,方红霄离开家乡,来到武警云南省总队。
入伍第二年就入了党的方红霄,很快就不满足原来的“小目标”:“老兵退伍的时候,拉开抽屉一看,满满的都是军功章。我又立了一个新目标,二等功。”
方红霄入伍前练过散打,来到部队后又参加过武警部队60公斤级散打比赛,在尚武的军营里,这让他对新目标充满信心。
“一拳一个!有次一拳打过去,贩毒分子滑出去好远,断了3根肋骨。”从1993年起,凭着一身硬功夫和舍生忘死的勇气,方红霄开始了在昆明火车站“三品”(易燃、易爆和危险品)检查执勤第一线——这个缉毒缉私、打击犯罪的特殊战场上的战斗。
云南省紧邻世界上最大的毒品集散地“金三角”。20世纪80年代末,一些犯罪团伙企图利用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在中国大陆打开一条毒品走私的“黄金通道”。
1994年4月的一天,昆明开往广州的列车检票进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高一矮两名青年男子大摇大摆地向检票口走来。方红霄准备检查时,小个子突然“唰”地抽出腰间长刀,从背后向他恶狠狠地砍来——在被袭击的一瞬间,他已经触摸到大个子的腋下藏有毒品。
“我往下一蹲,手就挡了上去,那家伙一刀砍过来,我的小指头就被锯开了。然后,小个子跟大个子两个家伙转头就往火车站的进站口外面跑。我大喊一声,快追,有毒品。”当年那惊险的一幕,方红霄至今难忘。
趁着混乱,两名犯罪嫌疑人夺路而逃。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不管如何狂奔,被砍伤的那个武警却如同影子一样始终紧追不舍。
感到绝望的小个子最终被方红霄和战友们逼到隧道里,走投无路,举手投降。
就在小个子被擒获的时候,大个子已经爬到了车站附近一座工地的2层工棚上。方红霄随即跃了上去,激斗中,大个子跳下工棚,随后跳下的方红霄左脚落在一块施工废弃的木板上。
“当时一跳下去就感觉不对,一个钉子扎到我的皮鞋上,把脚底钻通了。我把脚拔出来,还没跑五六步,皮鞋就打滑,里面有血……”看着歹徒逃窜的身影,方红霄一咬牙,用力把脚上的钉子猛然拔出,抓起一把土撒在脚背上,一瘸一拐继续追去……
“我在后面追,他拼命往前跑,最后跳进鱼塘里去了,我扑上去就把他按住了,在水里淹了二三十秒之后才把他拖上来。”这场惊险的追捕战斗持续了近1个小时,从两名犯罪嫌疑人身上共缴获海洛因1800多克。
那一年,方红霄如愿实现了立二等功的目标。
那些年,类似的战斗经常发生。从1993—1999年,在昆明火车站执勤的7年间,方红霄和战友们仅是与犯罪分子面对面搏斗就有几十次。最多的时候,一天就查获8起毒品。在他们的努力下,昆明火车站成了各类犯罪分子的“终点站”,毒贩们苦心经营的“黄金通道”,最终也成了一条有去无回的不归路。
2010年,方红霄离开省会昆明,就任武警云南省总队曲靖市支队支队长。
“当兵的时候缉毒惊险,在曲靖反恐维稳更惊险,比那个香港大片都危险,都是要命的!”方红霄记得,在一次设伏抓捕盗油团伙的战斗中,一伙亡命徒不顾车辆爆胎,在高速公路上飞速倒车,伺机逃窜,他带领官兵加大油门冲上去,硬生生将歹徒车辆直接撞到护栏上,才将其逼停擒获。
“处置劫匪持枪劫持人质事件时,我们手心里都是汗。他说,怕什么,有我在!”曲靖市支队作训股股长周扬,当时在方红霄部下任作训参谋,“每逢任务,方红霄都是亲自指挥、冲锋在前,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他往那一站,大家心里就有底。”
“别人不敢上的地方,他敢上;别人不敢开枪的时候,他敢开。”曾多次和方红霄一起执行特种勤务任务的曲靖市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王文飞说,方红霄来曲靖之后,市公安局才将反劫持任务交给支队,充分体现了对他本人的信任,“几乎每次任务绑匪都有枪,很危险,但他从来没有失手过。”
虎气:直面问题不问得失
初来曲靖,方红霄干了两件“得罪人”的事。
此前,曲靖市支队领导班子闹不团结,导致部队管理较乱,正常的一日生活制度甚至都难以落实。
前三天,方红霄一句话都不说,他在观察。第四天,支队一名副政委因为晚上喝酒,早上睡懒觉不出操。
方红霄命令警卫战士:“把他拖出来!”
等了有10分钟,一肚子不情愿的副政委才拖拖拉拉来到操场上,站在队列前面满脸怒气地瞪着方红霄。
“犯错了还这么嚣张!”方红霄一下子就火了:“你瞪什么啊,你以为自己是谁?!快到队列里去,下不为例……”
不久,支队一名副支队长又撞到了方红霄的“枪口”上。
这是一名比方红霄年龄大的老同志,下基层时违反规定喝酒,被支队政委检查时发现后,狠狠批评了一顿。
“他不高兴了,就给我打电话:‘老大,我给你报告一下,刚才政委骂我了……’我说为啥,他说喝酒。”方红霄“啪”的一声就把电话挂了,让人通知他立刻回来,站在办公室里反思,“自己违反规定,还敢在背后搞小动作,挑拨是非,最讨厌这种‘两面人’。”
新官上任,方红霄的“两把火”虎虎生威,令支队全体官兵为之一震。
“管理工作是老大难问题。上级给我职务,就是给责任,就要敢于担当,对得起组织和官兵的信任。”方红霄在曲靖市支队工作期间,受益于他的严格要求和人格魅力,班子成员基本上都成长起来。
“他来以前,支队7年没有提拔一个正团职干部。都是守摊子、过日子,年限一到,就再见。”周扬说,作为主官,方红霄敢于拉黑脸,盯着机关抓出操,盯着排头抓管理,逐步把班子成员的心聚拢起来,把部队的士气也提升起来。
除了基础性、经常性的管理工作,方红霄在抓训练——这个部队中心工作上,更是虎气十足。
“年年比武,不是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在曲靖市支队工作了10多年的周扬说。
“我来了以后就说,训练考核谁替考,就撤谁的职!全体干部都要写保证书。”方红霄记得,刚来曲靖市支队时,光“大肚子”兵就看到几十个。
“抓训练就是抓战斗力,不能混日子。一旦国家有事,如果训练不过关,战场上是要出人命的,要流血的。”在方红霄带领下,曲靖市支队从上到下,开始了“魔鬼般”的全员训练。
武警云南省总队昆明市支队支队长方红霄到特勤排集训队传授狙击要领
“带兵人都讲究人格魅力,不管什么科目,不管风吹日晒,他都钉在训练场上。支队长都这样了,战士们能不玩命练吗?”王文飞至今记得方红霄的那句“名言”:训练比武没有名次,到禁闭室去;有名次,我给你们敲锣打鼓,戴红花。
“我对参加比武的官兵开玩笑说,要是拿不到前三名,就别回来了……”方红霄说,自己不是非要拿名次,而是要荣誉,因为不争荣誉的军人不是合格兵。
2016年2月8日武警昆明市支队支队长方红霄到火车站指导春运安保工作
当年,曲靖市支队就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训练成绩突飞猛进,跃升到全总队第二名。此后,连续几年被评为先进支队,大批干部战士立功受奖,提干晋职。
2013年6月,方红霄被提拔为武警昆明市支队支队长,副师职。
“我们俩有个共识,部队要立得住脚,就要靠训练说话。”和方红霄搭班子的昆明市支队政委孙伟明说,“不管哪一级考核,成绩好与差是我们的能力问题,但考风绝对不能出问题,不允许弄虚作假。”
孙伟明说,他们俩上任第一年,支队考核合格率仅37%,第二年就接近70%。“今年有3个训练考核不及格的干部要转业,我说不行,在教导队练及格了才能转业。就是给地方送干部,也要送一个合格优秀的好干部。”
2017年1月,方红霄再次提升,任武警云南省总队参谋长,正师职。
“我这个参谋长干的第一件事还是狠抓训练,严格落实军委总部大抓实战化训练的要求。我在大会上讲,你们搞假的人要注意了,谁玩虚的,别怪我不客气。”方红霄说。
正气:直面人生不愧天地
铁骨铮铮的方红霄,正气凛然。
“这么多年,他从来没有负面新闻。”曲靖市支队2大队大队长汤云峰说,官兵们私下里都叫他方英雄,和他在一起,满满的正能量。
可即便是英雄,方红霄的军旅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此前,仅副团、正团两个职级,他就干了12年半。
方红霄说,自己最看不起的就是那些一天到晚琢磨怎么当官的人,“把工作干好是一辈子的,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小九九’。要追求工作有多高的标准,为部队、社会作了多大的贡献。”
方红霄的性格深受父亲的影响:“他今年72岁了,是一名老党员。我当兵的时候,他就说,你有三兄弟,牺牲你一个,还有两个在家照顾我,听党话,好好干,不要怕。”
方红霄说,老父亲特别讲党性,以前风气不好的时候,他每隔一周、半个月的都会打电话,千叮咛万嘱咐:“儿啊,在部队不要想着赚什么钱,都是农民的儿子,从五湖四海来,不容易,咱千万不能收人家的东西。”
“我说你放心,你儿子不是那样的人!”方红霄说,自己是个地道的农家娃,穷习惯了,哪里能干那些送钱收钱的鬼事情。人穷要穷得有骨气,活要活得有良心,“这么做讲大点要对得起组织和党,讲小点要对得起父母和家庭。”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父亲的教诲、个人的自律,一身正气的方红霄,始终如罡风劲吹。
“他没有任何乱七八糟的爱好,做事做人都是从工作、从大局出发,干干净净,坦坦荡荡。那几年,昆明支队党委班子空前团结,干部使用上没有一封告状信,应该说离不开方红霄的表率作用。”孙伟明说,“按理说,像他这种‘大牌’英雄,我还是从外地调过来的,但他从来没有欺生,做得非常好。不管班子成员哪个单位来的,他就认可你的工作为人。”
“从来没想过捞什么好处放在自己口袋里,不管在哪个岗位上,不吃、不喝、不拿别人的,更不会坑人害人。”方红霄说,“不干坏事,不走夜路,怕什么鬼?哪一个敢请我吃饭……”
不过,“不食人间烟火”的方红霄,也有侠骨柔情的一面。
在曲靖,一名战士比武时骨裂住院,他心疼得掉眼泪。“兵的事,他都记在心里。”王文飞说。
在昆明,许多战士写日记时都喜欢写老方今天提了几个要求、布置了哪些工作。“老方是谁?方红霄啊!”孙伟明说,官兵们都把他当哥一样看。
“一年到头,干部转业安置、家属工作安排、子女上学……本来工作训练就够忙的,他还是想尽一切办法帮忙解决官兵生活中的各种难题。有时候他家属都怪他,你不做天也不会塌下来,为什么啊?”和方红霄一起共事3年4个月零5天,孙伟明对方红霄的了解也一天天加深,“他总是说,党和人民给了我那么多荣誉,应该尽力回报官兵,回报社会。”
武警云南省总队参谋长方红霄到新兵营看望新兵
一颗感恩心,满腔英雄气。
多年来,英雄方红霄从未以英雄自居,他说,英雄是一个集体的代表,培养造就一个英雄,离不开组织、领导和战友的关心。
他记得,18年前,在被媒体广泛宣传的时候,武警总部一位将军特意把他请到家里,语重心长地说:“千万不要当了英雄,迈步都不知道怎么迈了,要大胆地干、不断地学。”
他希望,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没有辜负组织、首长和同志们的信任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