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米扬大佛简介(Bamiyan)
地理位置:阿富汗中部巴米扬河谷,喀布尔西北150千米。
建成时间:1~5世纪
建造者:不详
历史轨迹:巴米扬是阿富汗著名的佛教圣地,中国古代高僧法显和玄奘都曾先后在4世纪和7世纪时在此逗留。石窟群中有两尊巨佛,傍山而凿,一尊凿造于5世纪,高53米,着红色袈裟;一尊凿于1世纪,高37米,身披蓝色袈裟。两佛像的两侧均有暗洞,洞高数十米,可拾级而上,直达佛顶,其上平台处可站立百余人。
阿富汗巴米扬佛教造像石窟位于兴都库什山脉山脚下优美的溪谷地区。历史上这里曾是佛教的一大传播中心,是佛教传至西北方的尽头处。
在多年的战乱中,巴米扬大佛历经磨难,到20世纪后期已是千疮百孔,佛像的头部也不复存在。2001年,阿富汗武装派别塔利班不顾联合国和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对,动用大炮、炸药以及火箭筒等各种战争武器,摧毁了巴米扬包括塞尔萨尔和沙玛玛在内的所有佛像。3月12日,阿富汗塔利班领导人一声令下,屹立了1500年、号称世界佛教圣迹的“巴米扬”大佛在弥漫的硝烟中化为碎石。塔利班武装逃跑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用塑料布将大佛的残骸包裹起来,上面写着“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的字样,让人痛心疾首。
巴米扬佛像群位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西北的巴米扬镇东北郊不远的山崖处。这里遍布大小石窟6000余座,石窟群中有6尊傍山而凿的佛像。最大的一尊造于公元5世纪,高55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立式佛像。佛像的衣摆打褶,制作过程是在佛像上打钉,然后在钉上拉绳索,再涂灰泥。佛像被毁前,人们还可以看到沿着衣褶的痕迹留有成列的钉穴。
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阿富汗政府想重建巴米扬大佛。科学家也运用先进技术对佛像进行了虚拟复原。科学家表示,他们根据虚拟出的三维佛像已获得了所有相关数据,目前已按照原样1%的比例铸造出了一尊样品佛像,由于所有过程都在激光控制下进行,因而精确度很高。
人们对于毁灭了的东西总有重建的良好愿望,但重建起来的大佛毕竟失去了原有大佛的古老特征,那见证了千年历史的泥土和岩石却是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大佛是可以重建的,但大佛见证的那段苦难的历史是永远也无法重建的。巴米扬大佛,注定成为人类永远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