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述而不作

述而不作,汉语成语,拼音是shù ér bù zuò,意思是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出自《论语·述而》。

「成语故事」述而不作

1、述而不作的意思

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意思是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近义词:照本宣科、人云亦云

反义词:别开生面、独树一帜

2、述而不作的出处

《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译文:

《论语·述而》:“孔子说:‘只转述先哲的思想而不创立自己的思想,相信且喜好古人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评析:

孔子提出了“述而不作”的原则,这反映了孔子思想上智慧的一面。完全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只将古代好的东西做陈陈相因,而不创立自己的思想。这种思想在汉代以后开始形成古文经学派,“述而不作”的治学方式,对于中国人的思想有一定程度的启发作用。

3、述而不作造句

1.这是春秋战国时常用的办法,都说述而不作,实在是自我作古。

2.一年来,我利用业余时间收集有关资料,辑成长篇,述而不作而已。

3.他写文章多述而不作,很少有自己的创见。

4.在一定意义上,“述而不作”成为了其后儒家经典诠释基本的形式特征。

5.面对西陵我“述而不作”,力求将这一切化为永恒。

6.中国文化讲究述而不作、托古改制,通俗讲就是只解释,不创新,有点改革也要在“古已有之”的大旗下偷偷搞。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ㄕㄨˋ ㄦˊ ㄅㄨˋ ㄗㄨㄛˋ

【简拼】:  SEBZ

【结构】:  偏正式成语

【正音】:  不;不能读作“bú”。

【辩形】:  作;不能写作“做”。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