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针砭时弊的意思
“针砭(biān)”本意是用针刺、砭刮治病。现在引申为指出、发现和治理错误。“时弊”是指当时社会的弊病。两者合在一起,“针砭时弊”就是说像医病一样,比喻指出时代和社会问题错误,劝人改正。求得改正向善。“针”侧重于思,“砭”侧重于言。
近义词: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2、针砭时弊的出处
语出《后汉书》,原指品评人物,现常用于文雅地说长论短。因此,“针砭时弊,月旦社会”便不难理解它的抨击时弊谋求社会进步的积极含义了。
3、针砭时弊造句
1.面对清朝末年日益严峻的边境危机,宋教仁积极著书立说、针砭时弊,围绕边界问题的来龙去脉,从全球视角和学术层面阐发了一系列观点独到的言论。
2.读陈家后人提供的“钦定状元策”,可以发现,陈冕为文敢于直言,针砭时弊,独到之见层出不穷。
3.一般来说,东江早报很少会出这种针砭时弊的新闻,隋戈隐约感觉到这则新闻的背后,可能有蓝兰的因素在里面。
4.文艺工作者直面现实、针砭时弊、抑恶扬善、扶正压邪不仅是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5.由于盛行"文字狱",清时的文人只好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来针砭时弊。
6.方言快板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很多农村人都爱这一口,诙谐幽默的语调,可以针砭时弊,调侃生活,有趣又不失庄重。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简拼】: ZBSB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