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中庸之道

「成语故事」中庸之道

1、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

中庸之道,汉语成语,拼音是 zhōng yōng zhī dào,意思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出自《论语·庸也》。

近义词:不偏不倚、不夷不惠、凡事有度

反义词:偏听偏信、厚此薄彼

2、中庸之道的出处

《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xiǎn)久矣。”

译文:

《论语·庸也》:“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境界了!只可惜人们极少能做到,这种情况已经很久了。”

《中庸》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要广泛地学习,仔细地询问,审慎地思考,清晰地分辨,忠实地实践)”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宋代学者将《中庸》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宋元以后,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中庸之道造句

1.他的做事原则是不离中庸之道,所以无大成就。

2.凡事应该讲求中庸之道,过犹不及,于事无益。

3.新闻记者要坚持不偏不倚、公正客观的“中庸之道”。

4.执两用中是衡量善恶的方法,中和至善是检验中庸之道的标准。

5.倘若逾越分寸,时尚就绝对没有放纵无度而不自食其果的事!一切要合乎中庸之道。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ㄓㄨㄥ ㄩㄥ ㄓ ㄉㄠˋ

【简拼】:  ZYZD

【结构】:  偏正式成语

【正音】:  中;不能读作“zhònɡ”。

【辩形】:  庸;不能写作“佣”。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捉襟见肘

2024-10-29 19:56:27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点石成金

2024-10-29 20:02:3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