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蚌生珠的意思
原比喻年老有贤子。后指老年得子。
近义词:老蚌珠胎、老年得子
出处
汉·孔融《与韦端书》:“昨日韦诞又来,懿(yì)性贞实,文敏笃(dǔ)诚,保家之主也。不意双珠,近出老蚌,甚珍贵之。”
译文:
汉·孔融《与韦端书》:“昨天韦诞又来,我看他在学问和做事方面,都很有条理;资质聪明,心思敏捷;性情敦厚老实,热诚恳切;将来一定是个能继承家业的好子弟。想不到这一对宝贵的珍珠,就在一只老蚌的身上产生出来!”
2、老蚌生珠的故事
东汉末年,有一个叫韦端的官员,字休甫,司隶京兆(陕西西安市西北)人,官至凉州州牧、太仆。韦端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韦康,另一个叫韦诞。
韦端和孔融是世交,二人关系非常好,常常有书信来往。有一次,孔融写给韦端一封信,写道:“前天韦康到来,我看他那一套高深的学问,透彻明快,才华丰富;他度量很宽大,意志又坚定;将来必然是一个有很大本领,能创立伟大事业的人才。昨天韦诞又来,我看他在学问和做事方面,都很有条理;资质聪明,心思敏捷;性情敦厚老实,热诚恳切;将来一定是个能继承家业的好子弟。想不到这一对宝贵的珍珠,就在一只老蚌的身上产生出来!”
因为在当时,韦端的年纪实在不小了,所以孔融就借着老蚌来比喻他夫妻两人;又借两颗珍珠来比喻他那两个优秀的儿子。直到现在,人们常用老蚌生珠恭颂人家晚年生子的时候。
韦端为官多年,从凉州牧调任朝中担任太仆,韦康则接替父亲担任凉州刺史,人们都认为这是件非常荣耀的事情。不久,就遇到了马超集团。马超率部将韦康围困在冀城长达数月之久,而远在长安的夏侯渊迟迟没有发兵救援。无奈之下,韦康开城投降,却遭到马超的杀害。
而韦诞就幸运得多,韦诞早年入仕,官至侍中之职。同时,他还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和制墨家,其书法造诣比起书法大家钟繇(yáo)也毫不逊色。
3、老蚌生珠造句
1.如果只按这些陈规陋习做事,那岂不是如老蚌生珠吗?
2.年近六十的他终于生下一子,虽然大家笑他是老蚌生珠,他还是高兴得不得了。
3.近世医学发达,人民寿命延长,老蚌生珠的事儿,时有所闻。
4.众人听了顿觉有理,这妇人既然是老蚌生珠,当然疼儿子。
5.的心理,把女儿搂的紧紧的,反正自己什么都不是了,老蚌生珠没有可能。
6.一个年过耳顺的老妇人,会有一个三四十岁的小丈夫,是一奇,竟然还会老蚌生珠,生下你这娇滴滴的小姑娘,岂不更奇?……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老蜯生珠
【注音】: ㄌㄠˇ ㄅㄤˋ ㄕㄥ ㄓㄨ
【简拼】: LBSZ
【结构】: 主谓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