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箭在弦上

「成语故事」箭在弦上

1、箭在弦上的意思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近义词:矢在弦上、如箭在弦、不得不发、一触即发

出处

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琳谢罪曰:‘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译文:

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陈琳谢罪并说道:‘当时箭就在弓弦上,不得不发。’”

2、箭在弦上的故事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兵马,再加上朝廷内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无力管辖地方势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

在北方,袁绍的势力强大,佣兵数十万。袁绍四世三公,初平元年(190年),担任关东联军首领,带兵讨伐董卓,自号车骑将军。励精图治,先后占据冀州、青州、并州、幽州地区,统一河北地区,交好北方少数民族,势力达到顶点。

北方的另一个军阀曹操,出生在宦官世家,在黄巾起义时,结果大破黄巾军,威望甚高。曹操挟持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风头无两,势力发展很快。曹操对袁绍的威胁越来越大,所谓一山不能容二虎,袁绍决定先下手为强,在曹操还未壮大时先讨伐曹操。但是出兵也要有个好的理由,于是打算先列取下曹操的罪状。

在袁绍手下,有一位掌管文书工作的大才子名叫陈琳。有一天,袁绍把陈琳找来,让他写一篇声讨曹操的战斗檄(xí)文。于是,陈琳就按照袁绍的意思起草了一篇名为《为袁绍檄豫州》的檄文。在这篇文章里,陈琳不但历数了曹操本人的各种罪状,连曹操的祖宗三代也辱骂了一番。

曹操经常犯头痛病,每次都是头痛欲裂。这天,正犯病时,曹操看到了手下人送来的这篇讨伐自己的檄文。由于文章写得生动精彩,曹操竟然越看越兴奋,连头也不疼了。虽然曹操对陈琳在文章中痛骂自己和自己的祖辈也非常气愤,但是他还是非常欣赏陈琳的才华,并为陈琳服务于袁绍感到惋惜。

后来曹操打败了袁绍,陈琳归顺了曹操。有一天,曹操问陈琳:当初你写檄文声讨我,只骂我一个人就行了,为什么连我的祖宗三代也骂呢?陈琳说:那时我在袁绍手下做事,他命令我写,我就写了。这就好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啊。曹操理解陈琳当时的处境,就没有责罚他,以后也再没有提起这件事。

3、箭在弦上造句

这次行动酝酿了很久,到今天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我觉得以文字结怨于小人,是不值得的。至于我,其实乃是箭在弦上。

​我写这篇反驳文章也是迫不得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这些话已到了箭在弦上的时候,不得不说。

凭经验办事,本身就不对;你还箭在弦上,那结果你就可想而知了。

这件事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老让藏在灌木丛中拉开弓。箭在弦上。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箭在絃上

【注音】:  ㄐ一ㄢˋ ㄗㄞˋ ㄒ一ㄢˊ ㄕㄤˋ

【简拼】:  JZXS

【结构】:  主谓式成语

【正音】:  弦;不能读作“xuán”。

【辩形】:  箭;不能写作“剑”。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间不容发

2024-10-29 11:30:59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血流漂杵

2024-10-29 11:37:2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