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穿井得人

「成语故事」穿井得人

1、穿井得人的意思

穿井:打井。指家中打井后省得一个劳力,却传说成打井时挖得一个人。比喻话传来传去而失真。

近义词:丁公凿井

出处

汉·王充《论衡·书虚》:“丁氏穿家井,井中得一人。”

译文:

汉·王充《论衡·书虚》:“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

2、穿井得人的故事

春秋时,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因为他年龄大,人们都称他为丁公。

丁公是个农夫,家中以耕地为生。当地没有河流,浇地都用井水,但丁公家中没有井,到庄稼需要灌溉浇水的时候,必须到其他人家的井中打水,然后一担一担地挑到自己的地中灌浇。

为了能及时地打水浇地,丁家家中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专门负责打水浇地之事。这样过了好几年,丁公觉得自己家中没有井十分不便。在别人家井中打水浇地,往往要比别人家晚几天,因此收成也没人家好。而且得有一个人专司浇地之职,家中其他农活有时也来不及做。

于是,丁公下了决心,在自己家中的田头凿了一口井。看着井水从沟渠流向自己耕种的地中,丁公全家都高兴得笑了。

从这以后,丁公家中用不着再派一个人在外面专门负责打水浇地了。丁公便告诉人家说:“我家凿了一口井,等于挖到了一个人。”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一口井,节约了一个人的劳动力,与之前相比,等于多得了一个劳动力。丁公的话是有一定的话语背景的,这是在节约了劳动力之后的由衷感叹。

但听的人省略了话语背景的言语,只解读出表面意思。因此,就把丁公的话传成:“丁公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整个宋国。甚至有人还把这件事向宋国国君作了禀报。

宋国国君听说丁公竟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十分惊奇,便派官员去向丁公询问这件事。丁公回答说:“我说的是我家凿了一口井,等于家中多了一个能劳动的人,而不是在井中挖到一个人。”

那官员回去向宋国国君如实作了禀报。宋国国君笑着说:“原来是这么回事。我说井中怎么可能挖出人来呢?像这样追求听闻,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这就是成语“穿井得人”和“丁公凿井”的来历,后人常用这个成语比喻话语传来传去而失真。

3、穿井得人造句

我们经常会碰到“穿井得人”之类的谣言。

小王没把事实说清楚,到后来造成了“穿井得人”的笑话。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ㄔㄨㄢ ㄐ一ㄥˇ ㄉㄜˊ ㄖㄣˊ

【简拼】:  CJDR

【结构】:  紧缩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