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舍本逐末

「成语故事」舍本逐末

1、舍本逐末的意思

舍:舍弃。逐:追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只抓细微末节。抛弃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多用于指轻重主次颠倒,不会明辨轻重缓急。亦作“弃本逐末”、“舍本求末”。

与近义词“本末倒置”的区别在于:“本末倒置”是把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而并没有舍弃一方的意思。“舍本逐末”是做事不从根本上入手,而在细枝末节上下功夫,含有舍弃主要方面之意。

近义词:舍近求远、贪小失大、本末倒置、南辕北辙、寻流逐末、损本逐末

反义词:大处落墨、逐本舍末

出处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译文: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百姓舍弃农业这个根本而致力于工商等末节,就会不听从号令,不听从号令就不能守卫国土,不能与敌作战。百姓舍弃农业这个根本而致力于工商等末节,他们的财产就减少,百姓的财产少,就会轻易迁徙,轻易迁徙,那么国家就有灾难,他们就会存心避而远之,没有安居乐业之心。”

2、舍本逐末的故事

战国时候,齐国为了和赵国搞好外交关系,就派遣使臣去拜访赵威后。齐国使者没有到过赵国,更没见过赵威后。但他早就听说赵威后是一位很贤德的王后,所以十分高兴地接受了这一差事。

到了邯郸,他直奔赵王城,去问候赵威后。赵威后果然不负贤名。当齐国的使者被一位美丽的宫娥引进后宫时,赵威后早已端坐在一个绣墩之上等候了。她一身威严正气,满脸的慈祥。齐国使者以礼拜见之后,献上齐王准备的礼物,并把齐王亲笔信呈现给赵威后。

赵威后还没有打开齐王的信,就问使者说:“齐国今年的收成好吗?黎民百姓好吗?齐王身体好吗?”“好,好,好”齐王使者答。

齐王使者回答完问话,有点不开心。便问:“臣奉我国大王之命,专程向太后问好。照说,您回问的话,应该先问候我们的大王状况。再打听收成和百姓,可您怎能把低贱的放在了前头,而把尊贵的放在后边了呢?”,赵威后笑着说:“话可不能这么说。你想想看,如果没有好的收成,那黎民百姓凭什么繁衍生息?如果没有黎民百姓,又怎么拥护大王呢?所以我这样问才合乎情理;不这样问,便是舍去根本先问末节。”

齐国使臣对赵威后的这一番话非常佩服,并且为自己无礼的态度感到惭愧。

后来,“舍根本,问末事”这句话就被引申为成语“舍本逐末”,形容不注重根本,只注重细枝末节。

3、舍本逐末造句

一个人如果想有成就,不能舍本逐末、舍近求远,而是要追根寻源。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斟酌,不要做出舍本逐末的事情。

写作文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内涵,那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

舍本逐末的文章不是好文章,一定吸引不到读者。

生活中,我们要掂量事情轻重、懂得取舍,不要做舍本逐末的事情。

明智的人都不会做舍本逐末的荒唐事情。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捨本逐末

【注音】:  ㄕㄜˇ ㄅㄣˇ ㄓㄨˊ ㄇㄛˋ

【简拼】:  SBZM

【结构】:  联合式成语

【正音】:  舍;不能读作“shè”。

【辩形】:  舍本逐末偏重在“做的内容不当”。而“舍近求远”偏重在“方式不当”。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