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飞蛾扑火的意思
意思是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取灭亡。为了赞扬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付出时的义无反顾,不畏牺牲的精神。亦作“飞蛾投火”。
近义词:自投罗网、自取灭亡
反义词:明哲保身、退避三舍
出处
《梁书·到溉传》:“研磨墨以腾文,笔飞毫以书信,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必耄(mào)年其已及,可假之于少荩(jìn)。”
译文:
《梁书·到溉传》:“砚台磨出墨汁来写文章,挥起笔来写书信。这时就像飞蛾赴火一样,全力以赴,忘记自身可能毁灭。你已经是年迈之人了,为何不让你的孙子到荩来代你写文章呢?”
2、飞蛾扑火的故事
南北朝时期,梁朝有个名叫到溉(gài)的人,他年少时父母双亡,成为一个孤儿,生活十分艰难。但他并未因此而退缩,有时间便潜心苦学,积累了很多学问,成为一个聪敏有才的人。到溉为人豪放,性情直爽,后来为朝廷所用,官至散骑常侍、侍中、国子祭酒。
到溉有个孙子,名叫荩(jìn),自小聪明过人,到溉十分喜欢他,一有时间就陪着他读书、写诗,养成了到荩喜爱诗文的好习惯。到荩成年时在诗文方面的成就超过了到溉,颇得梁武帝的赞赏。
有一次,到溉与梁武帝聊天时,武帝开玩笑说:“你孙子的文章写得那样好,你的文章都是他为你代写的吧? ”为此,梁武帝还写了一首名为《连珠》 的诗,赐给了到溉。诗的大意是:
用砚台磨出墨汁来写文章,挥起笔来非常自如。这时就像飞 蛾扑火一样,完全忘记了自身吋能会毁灭。不过你已是年迈之人了,何不让你的孙子荩来代替你写文章呢?
不久到荩即被梁武帝任命为丹阳尹丞。
3、飞蛾扑火造句
这家伙畏罪潜逃,今天自己送上门来,岂不是飞蛾扑火。
他这样做犹如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事情过去了就算了,再去理论就等于飞蛾扑火。
无论如何,飞蛾扑火都是一种高贵的姿态。
他今日自来投到,岂不是飞蛾扑火,自讨死吃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飛蛾撲火
【注音】: ㄈㄟ ㄜˊ ㄆㄨ ㄏㄨㄛˇ
【简拼】: FEPH
【结构】: 主谓式成语
【正音】: 蛾;不能读作“né”。
【辩形】: 飞蛾扑火和“自取灭亡”意思相近。但飞蛾扑火偏重在“扑”;形象地比喻漏网的坏人自己投入死地;“自取灭亡”偏重在“取”;直接指出是由于采取了导致灭亡的措施。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