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乐不思蜀

「成语故事」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的意思:蜀:三国时期的蜀汉,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汉怀帝(刘渊追谥)刘禅。原义指蜀国后主刘禅甘心作为俘虏不思复国。意思是很快乐,不思念蜀国。后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而“乐而忘返”意思是非常快乐,竟忘记回家。形容沉迷于某种场合,舍不得离开。两者的区别在于:“乐而忘返”无“忘本”的意思,“乐不思蜀”则有“忘本”之意。

近义词:流连忘返、乐而忘返

反义词:狐死首丘、落叶归根

出处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译文: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有一天,司马昭问刘禅:‘是否会思念蜀地?’刘禅回答说:‘这里很快乐,不思念蜀国。’”

简介: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乐不思蜀的故事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他16岁的儿子刘禅(chán)继承了王位,又称刘阿斗。刘禅是个很贪玩的人,刚开始的时候,由于诸葛亮等人的帮助,还能治理好国家,后来辅佐他的人先后去世了,而他自己又只知道玩乐,因此把国家治理得越来越糟糕,国家也越来越贫困。

后来蜀国就被魏国灭了。刘禅投降后,魏王曹奂(魏王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安置在魏国都城洛阳,给了他很多东西。 刘禅对此很满足,心安理得地在魏国重新过上了快乐的生活。

但司马昭担心刘禅表面上装作很顺从,暗地里集聚力量将来消灭魏国,就想试试他。

于是司马昭宴请刘禅,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而刘禅却欢乐嬉笑,无动于衷。司马昭看见这种情形就对手下贾充说:“想不到刘禅竟糊涂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活到这时,也不能辅佐,何况是姜维呢!”贾充说:“不是如此,殿下您又怎么能吞并他呢。”

有一天,司马昭问他说:"安乐公是否思念蜀国吗?"刘禅回答说:“这里很快乐,不思念蜀国。”他的旧臣郤(xì)正知道了这事,就指点他说:“陛下,如果司马昭再问起时,你应哭泣着说:‘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思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

后来司马昭再次问他时,刘禅便照着郤正教他的话回答。司马昭听了,即回以:“咦,这话怎么像是郤正说的?”刘禅大感惊奇道:“你怎么知道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哈哈大笑。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忠恳,从此再也不怀疑他。

刘禅胸无大志,安于眼前的享乐,即时在异国他乡也不会思念自己的故土蜀国,所以后世就用“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来说这段故事,意在提醒每一个人,不要做那种平庸无能、不知上进的人。

造句

刘备的这种坏脾气,好像也传给了阿斗 ,‘乐不思蜀 ’的那一幕,就是乃父东吴招亲的翻板。(黄裳《榆下说书·诸葛的锦囊》)

那麦思敦更觉气色傲然,或饮或食,忽踊忽歌,大有“此间乐不思蜀”之意。(鲁迅《月界旅行》第七回)

你到了外国,可不能乐不思蜀,忘记养育你的故乡故土啊!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樂不思蜀

【注音】:  ㄌㄜˋ ㄅㄨˋ ㄙ ㄕㄨˇ

【简拼】:  LBSS

【结构】:  紧缩式成语

【正音】:  乐;不能读作“yuè”。

【辩形】:  乐不思蜀与“乐而忘返”有别:“乐而忘返”无“忘本”的意思;乐不思蜀则有“忘本”之意。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