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事迹」马万水精神是什么:永远争先 永攀高峰

马万水精神是什么:永远争先 永攀高峰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马万水精神是什么:永远争先 永攀高峰

“马万水精神之一就是勇攀高峰,继承这一精神,我们就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超越。”

马万水简介:

马万水,今天的年轻人听起来感到陌生的名字。但在1950年8月至1960年9月间的《人民日报》上,至少13次被写进新闻报道的标题中。

马万水(1923·1961)这是一个矿工的名字。在共和国创立之初百废待兴的年代,他用铁锤和钢钎,十数次改写了全国矿山掘进纪录;他所探索的一整套冶金矿山快速掘进经验,被推广至全国;他带出了一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团队,今天仍奋战在祖国各地……

一、“开路先锋”拼创全国纪录

新中国成立之初,已经收归国有的龙烟铁矿庞家堡矿场正在积极进行重建和恢复生产,马万水小组的前身“掘进5组”诞生了。新生的掘进5组,在整个矿山开采中担负起了开路“先锋”的职责,但由于大多数工人都是新手,一个月下来,全组在井巷中前进了只有两步远。

此时,曾在门头沟煤矿背了数年煤的马万水被派来当组长,在他的领导下,1950年6月,他们第一次创造了全国黑色金属矿山掘进纪录。马万水当选为首批全国劳动模范,他所带领的小组被命名为“马万水小组”。

马万水进京参加全国第一次工农兵劳动模范大会时,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朱德委员长还把他请到家中,详细询问了他和小组的情况。

二、“苦干加技术,石头变豆腐”

“马万水是个‘粗人’,没上过两年学,但他却创造了上百种矿山快速掘进经验。”马万水小组改名为马万水工程队后的首任队长(第12任队长)——原冶金部副部长马明说,当时龙烟铁矿的岩石非常复杂,有石英岩、矽质板岩、千页岩及软硬不同的赤铁矿石。面对不同的矿石,马万水在每次爆破后,都要从中总结经验;遇到陌生的岩石,他总是先放几炮试试岩石的性质。每次的创新都使劳动组织的不断改进,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这一年,他们连续两次创造了独头“一次成巷”全国黑色冶金矿山新纪录,1958年他们先后攀登了4次全国快速掘进新高峰。马万水的不断创新,让小组在矿山掘进上一次又一次刷新了纪录。

三、他最早重视职业病,大力推广掘进新技术新工艺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凿岩机具的不断改进,矿山又陆续增添了风动支架、电动装岩机、风动装岩机与合金钢钻头等新式机具。为了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在地下矿山普遍推广湿式凿岩、机械通风等新方法。这是巷道掘进中的一次大改进,大提高。但开始也经历了一番周折。尤其是推广湿式凿岩时,由于工人们习惯于打干眼,搞湿式凿岩,稍不留神泥水就喷到脸上、衣服上;掌子面被凿岩机喷出的雾气笼罩着,工作起来也不方便,所以,有的人嫌麻烦,仍然偷着打干眼。马万水看到后,又气又急。他一方面反复给工友做思想工作:“这是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怀,不能为了方便不要命!”一方面又整天盯在现场,手把手地教工友们如何掌握湿式打眼的技术,终于使工友们熟练地掌握了湿式打眼和其他新式机具的操作技术,既提高了工效,又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保护了职工的身体健康。

四、他坚持把任务完成才去住院

到1960年底,马万水的腿疼已十分严重了。两腿钻心的痛,他认为是关节炎,爱人为他做了条羊皮裤子护住双腿,他每天还往井下跑。腿越疼越厉害疼得腰都直不起来,他拄着棍子还要去坚持。当他不得不接受“命令”到北京就医时,已是癌症晚期。

“老马是1961年2月去北京住院,当时,周恩来总理知道后,给安排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治疗。这一去,他就再也没有回过矿上。”张淑芸比马万水小11岁,她陪着马万水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

1961年8月12日早晨,马万水同志的生命已到最后时刻,呼吸已十分困难,他把老战友叫到跟前,一字一顿地说:“回去转告小组的同志,要永远争先进,把党交给咱的红旗保住……”。

五、他留下了一笔精神财富

一个名叫“马万水”的矿山建设团队,今天仍转战大江南北。

“马万水走了,但他的精神却得到了传承。”马万水工程队第12任队长、原冶金部副部长马明说。据介绍,回首马万水建设团队走过的发展之路,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马万水精神的传承。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