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安交通大学校训
精勤求学 敦笃励志果毅力行 忠恕任事
校训释义:
西安交通大学校训颁行于20世纪30年代初,由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1868—1943年),应交通大学校长黎照寰(1888—1968年)所请而题写。此训高雅醇厚,恳挚亲切,语出经典,寓意深邃,充分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深奥精义,引导师生严谨治学、砥砺品行、知行合一、谦谦向上,肩负起国家民族重任。曾常年悬挂于交通大学文治堂,并篆书镌刻于校徽中央,为师生员工所熟知。2005年4月4日,西安交通大学决定恢复启用此训,从此日起,打开西安交大校园网主页,以及西安交大报每期报眼,校训首先映入读者眼帘。
二、西安交通大学校徽
校徽释义:
西安交通大学校徽颁行于1926年1月,最初徽中校名为南洋大学,1927年起改为交通大学,沿用至今。校徽中心为铁砧、铁锤,砧上置中西书籍若干册,寓工程教育、工文并重;砧座有阿拉伯数字“1896”,表示学校创办之年;砧外为齿轮,共24齿,寓意一年24节气、一日24小时,象征继往开来、与日俱进;外框形同车轮,寓致力于振兴发展科学、工程与交通事业。英文表示交通大学西迁后,于1959年确立的校名,即西安交通大学。
三、西安交通大学校歌
交通大学校歌
校歌释义:
西安交通大学校歌创作于1937年,由本校教授作词,一代音乐大师萧友梅(1884—1940年)谱曲,当年颁布时曲名为《交通大学校歌》。2005年4月4日,西安交通大学决定恢复启用校歌,歌词与曲谱保留原貌。校歌凸显“为世界之光”主题,激励青年一代献身国家民族振兴,集中体现了交大师生的使命、愿景和毕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