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总喜欢赶在大年初一去庙里抢烧第一炷香?

每到大年初一的凌晨,大到北京的雍和宫,小到地方的城隍庙,庙门口都会排起长长的队伍,只等庙门一开,人们就会蜂拥而入去抢烧第一炷香,也就是所谓的“烧头香”。为什么人们会这么看重烧头香?这其中又有什么寓意?

据史料记载,烧头香的习俗在宋代就已经十分流行,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就有“夜五更争烧头炉香,有在庙止宿,夜半起以争先者”的记载。清人袁枚在《子不语·烧头香》中也说到民间烧头香的盛况:“凡世俗神前烧香者,以侵早第一枝为头香,至第二枝便不敬。有山阴沈姓者,必欲到城隍庙烧头香,屡起早往,则已有人先烧矣,闷闷不乐。”

古代的烧头香起初多流行于道教和民间信仰中,直到后来,佛教中国化后,烧头香在佛教寺庙才流行开来。在中国人看来,烧香是一种与神灵沟通的方式,佛教有“香为佛使”之说,即人的所思所想能通过香这个信使,传达给佛祖,心想事成。所以许多中国人进庙必烧香,希望佛祖能通过香看到自己的虔诚,明白自己的心意。而烧头香更是向佛祖表示极度的虔诚,烧香者希望佛祖能第一个听到他的愿望,保佑其来年顺顺利利,心想事成。

燃香计时,是古人常用的比较简单的计时方法,但实际上由于香的长短、环境、风力等因素,一炷香的燃烧时间并不完全相同,但一般约为一小时。值得注意的是,“一炷香”千万不能写成“一柱香”,因为“炷”作为量词,专门用于点燃的线香。

在陕西农村,更有全村出动烧头香的习俗。在除夕夜里,各村各社都会组织自己的烧香队伍,拉着彩旗,敲锣打鼓,抬着为神灵准备的香火供,去抢烧镇守一方庙宇的第一炷香。各村各社的锣鼓队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气势十足地赶早到达庙宇前,只等零时一过,争烧新年里的第一炷香。此外,烧头香在港台地区也十分流行,台湾许多政界人士,也会赶去寺庙烧第一炷香,保佑来年万事大吉。

某些地方,所谓大年初一上头香并不是指抢烧的第一炷香,而是从大年初一零时开始到二时,所上的香都是头香,即使在自家香炉烧香也是烧头香。因为据说在这个新旧交替之际,不管是如来佛、观世音菩萨,还是其他佛和神仙都会降临人间。而新年第一刻的心愿都是美好、纯洁无瑕的,佛和菩萨都会听到祈祷者的心愿,尽可能帮其实现。

有的人烧香不仅贪早,并且贪多,常常会一大把一大把地烧,这其实是一种贪心。一般烧香烧三炷即可,这三炷香分别代表着“佛”“法”“僧”。烧香时要把第一炷香插在香炉中间,默念“供养佛,觉而不迷”,第二炷香插在香炉右边,默念“供养法,正而不邪”,第三炷香插在左边,默念“供养僧,静而不养”,如此便是功德圆满。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是佛教徒,但是进庙烧香、过年抢烧头香的习俗却在民间广泛流行,这是源于人们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祈愿。希望以这一炷香,表达来年全家平安幸福、无灾无祸的祝愿。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