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的故事:精忠报国岳飞
1.苦练杀敌本领
宋朝时候,北方的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常常出兵南侵,宋朝的皇帝逃跑,金兵扰得老百姓很不安宁,过不上太平日子了。
眼看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岳飞心里极不平静。他立志要学好武艺,锻炼身体,赶走金兵,平定天下。于是拜当时有名的军事家周侗做老师,学习耍刀弄剑、骑马射箭和行军布阵的本领。
每天天没亮,岳飞就起床到树林里去锻炼。耍一阵刀,举一阵大石头,随后又拿杨柳条儿作箭靶,练习射箭。这杨柳条常随风飘动,要打中,可不容易,但岳飞心怀大志;一心报国,天天坚持练,终于能射中飘动的柳条了,在以后的作战中,他箭无虚发。由于岳飞的勤学苦练,身体结实了,武艺精湛了。周侗很喜欢岳飞,还把自己心爱的两张弓送给了他。
后来,岳飞参了军,领导军队打仗十分勇敢,军队被人称“岳家军”,经常打胜仗。金兵一听说“岳家军”来了,都吓得胆战心惊,望风而逃。
2.活用阵图
宋宣和4年,年仅19岁的岳飞应募从军。由于他自幼好读兵书,又练得一身武艺,所以在血雨腥风的战场上,显示了他卓越的指挥才能。
担任东京留守的老将宗泽非常欣赏他,把自己作战的“阵图”授给了他。但是,岳飞深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用兵之道不在于机械地照搬别人的“阵图”,而是要用心钻研实际作战的战法。他很感激宗泽的好意,但也直言不讳地说:“带兵打仗用阵法是常有之事,关键在于用法之人的妙用上。而不能照搬阵法。”听了岳飞的话,宗译连连点头称是。
正因为岳飞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机动灵活地指挥战斗,所以他用兵常出奇制胜,在抗金斗争中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3.妙计擒义军
宋绍兴3年,岳飞奉命前往吉州征剿农民起义军。
当地的义军营寨很多,岳飞采用策略,切断各营寨间的通道,集中兵力,猛攻一寨,这样大部分营寨相继攻破了,只剩下义军首领李满的大寨还在抵抗。
李满的营寨设在一个悬崖洞内,岸高百仞,极难攀登,称为固石洞。李满率众多义军及家属屯居洞中,并聚集了大量的粮米。如果官军围而不攻,很难熬过起义军。
岳飞察看了地形后,想了一条妙计,决定用计策来破李满的营寨。他让人制作了8座木桥,靠在岸边,每天派一批士兵向上攀登。
守卫洞口的义军等官军接近石洞时,就将大量檑木和炮石投掷下来。官军头天受阻,第二天又派一批士兵攀登。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坚持、相持,义军能够投掷的木石差不多用光了。
这时,岳飞传令部队发起总攻,他派先锋部队用盾牌挡住山上滚落的木头和石块,全副武装的士兵紧随其后,因为义军山上的石头、木头在头几天已经投掷完了,没有东西可以打击岳家军,岳家军终于攀上洞口,将李满等人抓获,共俘虏义军士兵及家属2万多人,岳飞全胜而归。
岳飞在攻克固石洞的战役中,在地形不利的情况下,施以耗敌用以投掷的木石的战术,先缓后急,拿下了敌寨。
4.“以敌制敌”计
宋孝宗时,杨么聚众造反,占据洞庭湖,岳飞奉命与他作战。岳飞的部下都是西北人,不善于水战。
岳飞大军一到,先派使者去招安。于是杨么的同党黄佐投降了岳飞。岳飞只身一人骑马来到黄佐部队中,对黄佐十分客气,他拍着黄佐的背说:“你能分辨是非归顺,这很好,如果你能够立功,封侯是不在话下的。现在有一次机会,我想派你到洞庭湖中,去看其他的人,能捉来的就捉来,可以劝降的就招安,你看怎么样?”黄佐十分感动,流着泪发誓,要以死相报。接着黄佐袭击了周伦的营寨,杀死周伦,擒拿了他的统制陈贵等人。
当时枢密使张浚在督江淮领军打仗,不久,被朝廷召回朝,商议秋季防务的事,张浚令人叫来岳飞商议军情。张浚怕一时难以解决这里的战事,想等来年再战。岳飞说:“如果用官军打水寇很难,因为我带来的军士不善水战,而我用水寇攻打水寇则容易。水战,是我们的短处,敌人的长处,以我之短攻敌之长,所以难于取胜。如果利用敌人的将领,指挥敌人的兵卒,就等于削去了敌人的手足,再去离间敌人的心腹,使他孤立无援,然后用官军乘机出击,八天之内,肯定会将敌人首领全部俘获。”张浚听后十分高兴,同意了他的计划。
于是,岳飞到了鼎州,这时,黄佐领杨钦来投降。岳飞大喜,说:“杨钦骁勇强悍,他既然来投降,敌寇的核心就崩溃了。”岳飞上表,朝廷授给杨钦武义大夫之名,礼遇十分优厚。杨钦感恩涕零。岳飞又派杨钦回洞庭湖,两天之后,杨钦又说服了金琮、刘铣等人来投降。
公元1135年6月,岳飞奉南宋朝廷之命,率兵围攻洞庭湖农民起义军的水寨。如何使数万大军渡水进攻?岳飞心生一计,决心在洞庭湖上闯出一条路。
岳飞找到一处水浅的地方,选择20名最会叫骂的士兵,昼夜不停地在这里狂喊,用以激怒义军官兵。与此同时,岳飞命其士兵在上游投放大量的草木,这些草木顺流而下,漂集到这里。
义军的官兵听到叫骂后,果然怒不可遏,争相往叫骂处投掷石块,以出被辱之气。可没想到正中岳飞的计策,投下的石块恰好把漂集的草木压住,时间一长,就铺成一条草木瓦石的路。岳飞率军如履平地,杀进水寨,起义军首领被擒,起义遭到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