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锁”的由来
孔明锁又名八卦锁、它虽然叫锁,但却不是锁,相传是三国时期诸葛亮根据八卦玄学的原理发明的一种益智玩具。它由六根长短粗细相同、有凹槽的长方形木条拼插在一起而成、看似很简单,但其中却蕴含着深邃的智慧。那六根木头通过榫如结构能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解开难,拼合在一起更难。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孔明锁不是由诸葛亮发明的,而是由木匠的祖师爷鲁班发明的。相传鲁班为了测试儿子的智力,就发明了这个玩具,看看儿子用多长时间能解开。一开始,鲁班的儿子看到这个玩具并没有放在心上,认为不过是几根简单的木条。等到他真正去解的时候,才发现里面大有玄机,花了一整夜的时间才将它解开。因此这种颇费脑筋,又趣味十足的玩具,后来又被人们叫做鲁班锁。
无论是叫做孔明锁,还是叫做鲁班锁,这种玩具凝结了智慧,而又具有挑战性,老少咸宜,所以受到很多人的追捧,直至今天仍深受人们喜爱。暂且不去管它是由谁发明的,我们不妨也去挑战一下这个高深莫测的玩具吧!
将孔明锁摆正,将孔位置对齐,方便之后的移动拆解;然后将孔明锁的全孔上移到我们的小孔上部;之后将孔明锁上的大孔从右侧移出,再将全孔移出就可以了。
孔明锁解法
孔明锁的种类各式各样,千奇百怪。其中以最常见的六根(第一代、第二代或A类、B类)和九根的孔明锁(第三代或C类)最为著名。其中,六根的鲁班锁又按照地区、设计理念的不同,在构造上也不同。
按照榫形,把六根孔明锁主要分为两大类:A类和B类。当然,六根孔明锁的榫形是远远不局限于这两种的。九根孔明锁,挑选其中的若干根,可以完成六合榫、七星结、八达扣、孔明锁。九种榫形要同时满足不同数量实现四种咬合结构,实为不易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