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与地理:天门中断楚江开——诗中的天门山在哪里?长江为什么又叫楚江?

古诗词与地理:天门中断楚江开——诗中的天门山在哪里?长江为什么又叫楚江?插图

天门中断楚江开

古诗词赏析:望天门山原文带拼音

原文: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拼音:

wàngtiānménshān

tángbái

tiānménzhōngduànchǔjiāngkāi

shuǐdōngliúzhìhuí

liǎngànqīngshānxiāngduìchū

fānpiànbiānlái

注释:

《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绝句。首句借山势写水的汹涌:楚江的怒涛好像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下一句则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浩荡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后两句写作者舟行江上,顺流而下,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出”字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特有的姿态;而“孤帆一片日边来”则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表现了诗人豪迈、奔放、自由洒脱的情感。

古诗词与地理

天门山在哪里

诗中的天门山在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南长江两岸,东为东梁山(又称博望山),海拔81米,地处当涂县城西南15公里的长江东岸,今属芜湖市。西为西梁山(又称梁山),海拔65米,地处和县城东南30公里的长江西岸,今属和县。两山夹江对峙如门,从远处望去,就像是开了一道天门,故合称天门山。自江中远望,两山色如横黛,宛似蛾眉,又名蛾眉山。两山耸于江畔,如二虎雄踞,又称二虎山。

天门山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东、西梁山虽不高,但临江巉岩壁立,陡如刀削。东梁山唯东南坡较缓,有石阶可登。据传山巅曾有古刹,不知何时毁于兵火。西梁山由大陀山和小陀山组成,山前有怒吴阁、龙王宫,山后有普光庵。临江悬崖之上,东晋永和三年(347)王羲之书“振衣濯足”摩崖石刻,至今仍隐约可见。山脚崖上,有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以后“洪水至此”石刻七处,已成为珍贵的水文研究史料。

天门山下还有两处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观。一是历史悠久的天门书院,始建于公元1246年,同绩溪桂枝书院,颍州西湖书院,歙县紫阳书院齐名,今已不存。二是别具特色的铜佛寺,依山傍水,风景绝佳。

李白出蜀辞亲远游的次年,乘舟顺江而下时写下这首著名的七绝《望天门山》,这首诗生动地描绘出天门山的风姿,极言春江天门日出奇观之壮美,抒发了诗人挚爱江山社稷的一腔激情。天门山山势陡峭,如刀削斧砍,突兀江中,隔江对峙,真可谓“天门中断楚江开”,二山中又以东梁山最为陡峭,巍巍然砥柱中流,令一泻千里的长江折转北去,形成“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奇特景象。只见遥远的水天相接之处,各种船只从“天门”中穿梭往来,让游人赏不尽大自然这鬼斧神工的美景;船过“天门”顺江而下便可游览诗仙李白江中揽月、骑鲸升天的采石矶和青山太白墓;再往下不远处就是和县乌江镇,可游览生为人杰、死为鬼雄、兵败垓下的西楚霸王项羽庙。

楚江:长江为什么又叫楚江

李白去江东要坐船从楚江东下,这里的楚江是指长江。长江之所以又被称为楚江,是因为在战国时楚国相继灭了长江流域各国,占据了整个长江流域,故古人亦称长江为楚江。

楚江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水域生态类型多样,在促进长江渔业乃至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系长江流域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楚江是我国众多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繁衍场所,拥有白鳍豚、中华鲟、白鲟、江豚、大鲵、胭脂鱼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其中白鳍豚、白鲟、达氏鲟、胭脂鱼等为楚江特有物种,在生态进化、军事仿生、考古研究等方面具有特殊的科学参考价值。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