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的运用
在乡下爷爷家的时候,每当夜幕降临,浩浩都会看到一只只蝙蝠在黑夜里飞行。
浩浩禁不住赞叹道:“蝙蝠的视力真好,这么黑都能看到路,而且还不会撞到一起。”
爸爸说:“其实蝙蝠的视力非常差,根本就看不到路。”
浩浩听了之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说:“怎么可能?如果它视力不好的话,为什么这么黑还能飞得那么快,不会撞到东西呢?”
蝙蝠能在黑夜自由飞行捕捉食物,依靠的根本不是视力。而且据研究,蝙蝠的视力很差,弱到基本上看不到东西。
那么,蝙蝠如何能够在漆黑的夜空中来去自如,高速飞行却不会撞到东西呢?
蝙蝠主要利用回声定位来辨别方向。
当声波碰到一个障碍物,比如墙壁,悬崖时,它会弹回来,我们会再听到这个声音,这种反射回来的声音称为回声。
蝙蝠就是利用这种回声定位进行捕食和辨别方位的。
可能会有人觉得奇怪,为什么蝙蝠发出的声音,人耳却听不到呢?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约在20赫兹至20000赫兹之间,低于20赫兹或者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人耳是听不到的。声波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称为超声波;低于20赫兹的则为次声波。次声波与超声波一样都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
蝙蝠能在漆黑的夜里自由飞行捕捉蚊虫为食,不是用视觉而是用听觉来定位的。蝙蝠在飞行时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它的耳朵接收到这些回波,就能判断出前面是应该躲避的障碍物还是要捕捉的虫子。
自然界中,除蝙蝠外,能发出超声波的还有蟋蟀、蚂蚱、老鼠、鲸等,狗能听到 3.8万赫兹的超声波,有些鸟类可以听到4万赫兹的超声波。
超声波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在医学界尤为突出。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等特点,可以和光线一样,能够反射、折射,也能聚焦。另外,它的传播情况还与介质的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医学中,用超声波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具有无损害、无痛苦和及时等优点。超声治疗是一种物理疗法。
超声波为什么能够治病呢?
人体组织内的神经细胞对超声波十分敏感,它可以引导超声波在体内的活动,对那些正常与不正常的组织进行识别与区分,然后对不正常的组织进行干扰和遏制。
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能引起细胞的波动,相当于一种细微的“按摩”。它能促使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得到改善,从而对组织营养和物质代谢都能产生良好的影响。
另外,超声波还可以刺激半透膜,增强其通透性,加强人体新陈代谢,改善人体功能状态,提高人体组织的再生能力。同时,超声振动能引起体内局部温度升高,因此它还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超声波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许多医院都开设了专门的超声诊室。超声诊断和治疗多用于脑血管意外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偏瘫、冠心病及超声手术等。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不仅在医学领域,在工业领域超声波同样有很广泛的应用,在工业上可以用超声波清洗零件上的污垢。在放有物品的清洗液中通入超声波,清洗液的剧烈振动冲击物品上的污垢,能够很快清洗干净。
点赞《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的运用:无声胜有声——听不见的声音(超声波的应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