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官场现形记》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官场现形记》插图

《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官场现形记》,清末最具代表性的谴责小说,李宝嘉所著。李宝嘉,1867年6月1日出生在江苏武进(今江苏省常州市)的一个书香之家,名宝凯,字伯元,号南亭亭长。曾多以讴歌变俗人、春居士、戏主人等笔名撰文。留世作品有《官场现形记》60回。《活地狱》42回、《中国现在记》12回、《海天红多雪记》20回、《文明小史》60回,以及《庚子国变弹词》等。

李宝嘉的父亲是山东的一个官吏,在其3岁时病故。李宝嘉寄居伯父李翼清家中,在伯父的教诲下长大成人,因此他在思想上深受其伯父的影响。

李宝嘉17岁的时候,以第一名考中秀才,但不久彻底背弃了仕途道路,来到上海办报。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活动。李宝嘉对中国许多社会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为他创作《官场现形记》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李宝嘉注重吸取西洋文化中的营养,眼界开阔、高远。他创办了《游戏报》、《世界繁华报》,还曾任《指南报》的编辑,向世人介绍了一些西洋的文化思想,使人耳目一新,受到读者的欢迎,故而当时的上海在他的影响下,掀起了一股小报风潮。孙玉声在他的《李伯元》一书中曾称之为“小报界鼻祖”。李宝嘉一生呕心沥血,家境贫困,最后积劳成疾,于1906年辞别人世,时年仅40岁。

《官场现形记》巧妙地采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系列典型的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对昏庸腐败的统治者以及愚昧奢淫的封建官吏进行了极大的嘲讽,在一定意义上展示出一个没落的封建王朝走向灭亡是其必然趋势。

《官场现形记》写于1901~1905年。这时正是我国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内有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外有资本主义的侵略。甲午战争失败之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洋人成了清政府的“太上皇”,中国面临着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这时的统治集团内部,从上到下,由文至武,自朝廷到地方的各级官员都处于一种麻木状态。他们既愚昧、贪婪又腐朽荒淫。对外卑躬屈膝,狼狈为奸,对内则欺诈百姓,横征暴敛。正是因为他们的堕落,进一步加速了中国社会向半殖民地转化的进程。当初,善良的中国人民对清政府还抱有一线幻想,希望它振作起来,奋勇抵御外来的侵略,但是在饱受了一次次欺诈掠夺之后,人民仅有的一线幻想终于破灭。人民群众开始武装起来,直接向侵略者发起了抗争。然而清政府则与侵略者相互勾结,对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进行了残酷的镇压。

《官场现形记》正是这种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官场现形记》集中地暴露了统治集团内部的腐朽,暴露了清政府各级官员贪婪成性,腐化奢侈,愚昧无知,欺压百姓以及对强盗卑躬屈膝、认贼作父的丑恶嘴脸。

《官场现形记》以典型特征以及夸张描述等艺术手法,塑造了一流的艺术形象,每一个人物都揭示了每一段故事的主题。如小说中的胡华若受上司之命前往严州剿捕匪盗,他并没有那么做,而是洗劫了当地一个村庄,并且编造了一个数额六七十万银两的开销而班师回朝。对于这一人物的描绘,反映了当时朝廷命官借朝廷之名洗劫百姓,以及朝廷命官骗取朝廷银两,形成了朝廷出钱,供应官军抢掠朝廷子民普遍的客观现实,暴露了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欺上瞒下,官逼民反的社会问题。小说中的赵温则是一个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市侩小人。他口口声声说什么:“知府在省里我在县里,我管不着他,他亦管不着我”,实际上,他为能够见到黄知府费尽了心机。这一人物的刻画既提示了统治集团吏治的腐败,也提示了官场中的虚伪。还有一个文制台,他对内淫暴,对洋人则恭顺倍加,一个典型的奴才走狗姿态。

《官场现形记》所刻画的人物群体中的每个艺术形象,都从不同角度暴露了统治者的昏聩、腐朽,并以其自身的行为,对统治者进行了嘲讽和谴责。《官场现形记》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让人们在笑声中获得了启迪,让内心的郁闷之气得到了发泄。鲁迅先生这样解释该书问世后所取得的轰动效应:“特缘时势要求,得此为快,故《官场现形记》骤享大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