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智谋故事」方孝孺论瞻前顾后(应“瞻前顾后”地看问题)

「中国古代智谋故事」方孝孺论瞻前顾后(应“瞻前顾后”地看问题)

方孝孺论瞻前顾后

方孝孺是浙江宁海人。在明建文帝的臣子中,他是一位重要的人物。方孝孺自幼聪明过人,双目炯炯有神,长大后师从宋濂,文才出众,渐渐有了名气,每写一篇文章,海内争相传诵。但方孝孺自己却不以文章为重,而是时常“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朱元璋曾召见过他,当场就对太子说:“此方士,当老其才。”建文帝即位后,方孝孺便受到重用,历任翰林侍讲、侍讲学士和文学博士,主修《太祖实录》,朝廷诏书、檄文大都出自他的手。

「中国古代智谋故事」方孝孺论瞻前顾后(应“瞻前顾后”地看问题)

方孝孺

方孝孺曾在其《深虑论》一文指出:“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他用史实说明其论点:秦统一中国后,认为周朝之亡在分封诸侯,便改为郡县制。但灭秦的却是崛起在田野间的刘邦。汉兴鉴于秦孤立无援而亡,于是大封诸子及兄弟为诸侯王,结果导致“七国之乱”。武帝、宣帝削弱诸侯王势力,但代汉的是外戚。宋太祖看到五代时期方镇势力足以挟制君主,便以杯酒释兵权,重文轻武,其后人因而被敌国所逼。

根据方孝孺的论断分析,有这样一个故事很值得人们以为鉴戒。

很久以前,在山脚下的一隅,有一个独身男子住在一间自建的茅草房里。他靠着自己的双手耕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也算自给自足,悠闲自在。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地方鼠患严重,几代老鼠在他家“安营扎寨”。白天,老鼠成群结队地东跳西蹿,扰得他不得安宁;夜间,老鼠又吵又叫还不停地咬吃他家的东西,糟蹋他辛苦耕种收获的粮食,使他整夜难以入睡。这些老鼠把他害得苦不堪言。这个男子也恨透了这些“不速之客”。

有一天,他心情苦闷去外面讨酒喝,喝得酩酊大醉,踉踉跄跄回到家中,准备倒头就睡。他刚一上床躺下,老鼠们又开始了每天例行的活动,吵闹开来。更有甚者,竟有一只胆大包天的老鼠跳上了他的床,还吱吱地叫个不停。他开始酒劲正酣没有理会,可老鼠得寸进尺竟咬起了他的脚丫。这下把他惹火了,他火冒三丈,气得跳起来,嘴里大声吼道:“可恶的老鼠,我非得给你们点颜色瞧瞧。否则你们还不知道本大爷的厉害。”说时迟,那时快,他一个箭步冲进厨房,拿了个火把,把整个房子的四处都点燃了。顷刻间,熊熊大火迅速蔓延起来,伴随着噼里啪啦的火声,老鼠全都被大火烧光了。可是,他的茅草房也被烧毁,化为一片灰烬。等他醒过酒来,一下子傻了眼。老鼠是没了,可他却变得无家可归了,愣愣地站在那儿,茫然不知所措。

【悟在当下】应“瞻前顾后”地看问题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存在着肯定和否定的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斗争又相互联系。当否定的方面战胜肯定的方面并取得支配地位时,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转化。事物就是这样曲折地前进的。有利往往预兆着不利,成功背后往往隐藏着失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灭鼠毁庐”的故事对那些鼠目寸光、瞻前不顾后的人不是很有借鉴意义吗?

做事情深思熟虑,防备周密,仍不可避免地有疏忽的地方。倘若不仔细分析,轻忽从事,问题就更大了。现实生活中,没有一劳永逸解决矛盾的方法,因为有的矛盾解决了,在新的条件下又出现了新的矛盾。而解决新的矛盾需要新的措施和方法,这就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才能提出。所以凡是想干出一番事业的人,必须谨慎从事,做事瞻前顾后,一点马虎不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