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族送灶神是什么时候?土族送灶神的风俗习惯?
土族送灶神是什么时候? 土族节日。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四日送灶神。 土族送灶神的风俗习惯? 相传土族人原是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神的,有一次一位先人因没能按时赶回,故延迟了一天。届时人们将厨房正中的墙壁上,抹一块高70厘米,宽30厘米的黄泥,上用石灰或白土点上白点子,点满成圆形或成三角形,中间贴上黄表,即是灶神。然后支一块供板,上放清油灯和供馍等祭物。传说这天灶神回天宫汇报人间事务,故家家设供相送。 送灶神…- 301
- 0
-
土族腊八节是什么时候?土族腊八节的风俗习惯?
土族腊八节是什么时候? 又称献冰日。青海互助土族节日。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日举行。 土族腊八节的风俗习惯? 相传这一天是释迦牟尼佛成佛日。节日这天,家家户户做腊八粥供佛,还要在凌晨到河边背取冰块,将冰块放在大门上、房檐上、庭院、房内柜子上、田边地头、粪堆上、果树枝杈上;男女老少人人都吃点冰块及豆面搅团(叫做散饭)或麦仁饭(把麦子砸碎掺肉做成的粥),将第一碗豆面搅团献于堂屋,以便风干后将来当药用,并将…- 297
- 0
-
土族放官经是什么时候?土族放官经的风俗习惯?
土族放官经是什么时候? 又称十月官经。青海互助、民和、大通以及乐都、平安、湟中等地土族宗教节日。每年农历十月间举行。 土族放官经的风俗习惯? 节前先将所需费用按家分摊集中。届时选一宽敞的房子设经堂、开膳堂,备办酥油、糌粑及面食,请附近寺院的主持僧一至二人,僧官二至四人,喇嘛多人,念经三天三夜。念经期间,有些地方点大型油灯二十八盏,象征二十八宿;中型灯一百零八盏,象征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小型灯千…- 273
- 0
-
土族祭家神是什么时候?土族祭家神的风俗习惯?
土族祭家神是什么时候? 旧时,青海民和土族祭祀节日。隔三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日行祭。 土族祭家神的风俗习惯? 土族人家除供财神、灶神、门神、菩萨外,每家还供有一位家神,作为一家的保护者。家神名目很多,有祖师爷、灶君娘娘、白马天将、喇嘛神等。据说凡供有喇嘛神的人家,必须是有人当喇嘛的,否则会引起喇嘛神的闹腾。凡遇初一、十五和年节,家家点灯上香祭祀家神,每隔三年大祭一次,大祭时须请法师跳舞请神,还要点香烧…- 383
- 0
-
土族中秋节是什么时候?土族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土族中秋节是什么时候? 青海、甘肃土族节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流行于大部分土族地区。 土族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当地土族人在节前一两天,做千层大月饼。当天做的月饼、土豆包子、花卷要送给亲友。八月十五日晚,各家在庭院里或房顶上设案敬献特蒸的大月饼(似千层馍)、红枣、核桃、水果、西瓜等,并点一对油灯。待月亮升至中天,全家男女老幼磕头拜月,油灯油干熄灭后,在月光下分享祭月供品。在青海民和县三川地区,…- 328
- 0
-
土族纳顿是什么时候?土族纳顿的风俗习惯?
土族纳顿是什么时候? 土族语音译,意为玩耍、娱乐、游戏。亦称庄稼人会、庆丰收会、七月会。青海民和县官亭、中川、甘沟一带土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至九月十五日,约在二十一个较大的村庄依次轮流举办,会期一天。一般丰年举办、歉年不举办。 土族纳顿的风俗习惯? 其来源,传说从前三川一带灾难不断,秋后常连枯草也收不拢,各家各户无不求神保佑年景好转。后来,有人从四川灌县二郎庙请来木雕的二郎神像,村村为之…- 416
- 0
-
土族鲁若节是什么时候?土族鲁若节的风俗习惯?
土族鲁若节是什么时候? 藏语音译,意为娱乐、歌舞,亦称“六月会”“六月鲁若”。青海同仁地区土族民间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五日过节。节期三至五天。 土族鲁若节的风俗习惯? 其来源,在土族中相传最早是屯首阅兵和安排除草、田间管理等农事活动的集会。另一说,元朝末年,蒙古军为安定民心,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毅然将全部军械在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五日销毁。人们以为由于神佛护佑而赢得了销毁军械的创举…- 242
- 0
-
土族花儿会是什么时候?土族花儿会的风俗习惯?
土族花儿会是什么时候? 土族传统节日,节日时间因地而异。 土族花儿会的风俗习惯? 主要的花儿会有: 五峰山花儿,流行于青海互助一带,每年农历六月六日于五峰山举行。五峰山坐落在互助县西垣,因山峰形状与人手五指相似而得名。五峰山翠峰青峦,雾披云裹,泉水潺潺,风景优美。每逢节日,山上山下,锣鼓喧天,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或观赏游览,或喝酒猜拳,或赛歌比舞,台上纵情高歌唱花儿,台下集体对歌,此起彼伏。对歌双…- 255
- 0
-
土族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土族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土族端午节是什么时候? 土族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 土族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届时,人们一大早便起床先蒸白面馍,再做长面条和凉粉,然后全家带上白面馍、长面条、凉粉等,到草滩或树林中吃喝游玩。韭菜馅的油炸合子,是节日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并用它代替因缺乏糯米、粽叶而无法制作的粽子。到郊外游玩时,自然也要带上一些。 节日时,孩子们还戴香包、艾叶,手腕上拴五色花线,玩各种游戏。亲友之间相互赠送馍馍。各…- 291
- 0
-
土族祭敖包是什么时候?土族祭敖包的风俗习惯?
土族祭敖包是什么时候? 土族祭祀节日。每年春秋二祭,举行的时间,因地而异。春祀或在四月初八日,或在四月十五日;秋祀或在八月十五日,或在九月十七日。一般以一个自然村或两个自然村联合举办。 土族祭敖包的风俗习惯? 敖包,又称“鄂博”“脑包”,系蒙古语音译,土族语叫“加布来”,意思都是“堆子”。所谓“敖包”,是用鹅卵石堆成实心塔,以塔顶为中心点,置四方四正的木架,中心顶端立幡竿,上挂经幡,幡竿周围插有新…- 338
- 0
-
土族跳神会是什么时候?土族跳神会的风俗习惯?
土族跳神会是什么时候? 青海互助土族祭祀节日。节日时间因地而异,东沟大庄是农历二月初二,又称帮帮会;东瀛姚马庄一带是农历三月初三日;纳家一带是农历四月初八。 土族跳神会的风俗习惯? 东沟大庄和纳家会前都先进行赛马。获得赛马第一名者备受众人称赞,亲戚朋友在其马头上挂上红、白、绿、蓝、黄五彩布条。赛马毕,进行跳神活动。有四五个或六七个法师,手持山羊皮鼓,边击鼓念经,边跳神舞。据说跳神可消灾免祸,保佑人…- 272
- 0
-
土族擂台戏是什么时候?土族擂台戏的风俗习惯?
土族擂台戏是什么时候? 亦称擂台会。青海互助一带土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在县所在地威远镇举行。 土族擂台戏的风俗习惯? 宋代威远镇名为“牧马营”。明时于该地修建城垣之后,改为“威远堡”,并设游击营。是一军事要地,重兵把守,经常有打擂比武之事。后来演变为唱秦腔戏、唱花儿,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称为擂台戏,流传至今。节日这天,人们盛装打扮,妇女们穿着七彩袖外衣,头戴金边帽或礼帽;男子们头戴…- 293
- 0
-
土族正月十五的风俗习惯?
土族正月十五的风俗习惯? 青海互助土族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 白天男女青年到威远镇看社火,晚上,在自家门前点燃十五堆火,全家大小,都要从每个火堆上跳过三次,认为这样一年中全家人不得病,健康长寿。丧事不满周年之家例外。这天晚上还举行灯会,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的人们展出并观赏花灯。灯会上,有各种各样的彩灯,其中以排灯最享盛名。排灯两面各有三个画框,绘有《封神演义》《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和人…- 262
- 0
-
土族春节是什么时候?土族春节的风俗习惯?
土族春节是什么时候? 土族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日过节。 土族春节的风俗习惯? 年前十多天就开始打扫房屋、庭院,缝制新衣,宰羊杀猪,蒸炸年馍,酿制青稞酒,村村户户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上午送还借用的家什和其他物件,傍晚,贴春联、黄表纸印的钱马和年画;吃年饭,一般吃细长面条和大块肥肉,意为长寿、吉祥。饭后,妇女、小孩开始穿戴节日盛装。全家围坐恭听长辈讲述故事;通宵达旦地唱家曲。 除夕之夜,给将要出嫁的…- 328
- 0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