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间故事」书迷
中国民间故事:书迷 有个姓牛的屠户,他喜欢看《说岳全传》,而且还以牛皋的后人自居。他不但喜欢看,而且还喜欢听,只要是《说岳全传》,连生意也懒得去做。 一天,书场来了一班说书的名角,海报上写的正是《说岳全传》四个字。 这天,牛屠户去听书,书中正说到“牛皋运回粮草,正请示岳元帅在哪里安营扎寨”的时候,说书人留下“扣子”:且听下回分解,散场了。 第二天,牛屠户一心挂在先祖牛皋身上,吃过中饭便去书场候场,…- 0
- 0
- 1.4k
-
「中国民间故事」老秀才讨口气
中国民间故事:老秀才讨口气 从前有个老秀才,非常讲究忌讳,干什么事总想讨个吉利口气。 这一天,老秀才高高兴兴地准备去参加考试,他再三嘱咐妻子,一定要把书担子收拾得前轻后重,为的是讨个“前轻后中”的好口气;临出门时,他又故意把帽子丢在家中,放在一口棺材上,意思是此次应试,又是“官”,又是“财”。 一切布置好,他带着书僮就上路了。 老秀才一边走一边和小书僮谈心:“书僮,这个担子好挑不好挑!” 书僮心想…- 0
- 0
- 1.4k
-
「中国民间故事」满肚子墨水
中国民间故事:满肚子墨水 从前,一户有钱人家为了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光宗耀祖,就把家中的独生儿子送进一家私塾,十几年过去了,这个有钱人家的少爷斗大的字还认不得几个。 一天,他家来了一个有学问的客人。他父亲把客人请到客厅,两个人喝茶聊天。他听说来了一位有学问的客人,想见一见。可是又一想:在有学问的人面前不能显得自己没有学问,于是随手拿了一本书走进了客厅。 客人看到少爷进来,手中还拿本书,便恭维说:“少…- 0
- 0
- 1.5k
-
「中国民间故事」头名状元
中国民间故事:头名状元 明朝嘉靖年间,在安徽合肥有两个读书人,一个叫吴情,另一个叫黄统。吴情家境贫寒,有学问,是当地一位有名的才子。黄统家里有钱,是个阔少,不学无术,而且他笨得出奇,念了三年的书,连一个字儿都没记住;最后,他父亲觉得没必要再浪费钱财,就想把先生辞了。 “哎呀,先生,这孩子太笨啦,我看您别费这份儿劲啦。” 先生还不死心,就说: “老员外,您别着急呀,慢慢来嘛。” 他爸爸一听,想了想,…- 0
- 0
- 1.5k
-
「中国民间故事」李密牛角挂书
中国民间故事:李密牛角挂书 隋炀帝第一次进攻高丽,被打得大败。一百多万隋军兵士,逃回来的只有二千七百人。这样的惨败,并没有使这个骄横的暴君死心。才隔一年,他又发动第二次对高丽的进攻。他亲自率领大军攻打辽东,派大臣杨玄感在后方黎阳督运粮草。 杨玄感的父亲杨素,原是隋炀帝的亲信,帮助炀帝夺取皇位。后来受到炀帝猜忌,郁郁不乐地死去。杨玄感为这个对隋炀帝早就不满,这一回看到局势混乱,就想利用这个时机推翻隋…- 0
- 0
- 1.3k
-
「中国民间故事」李白沉香亭咏牡丹
中国民间故事:李白沉香亭咏牡丹 盛唐大诗人李白的沉香亭咏牡丹的名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说的是一天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歌手李龟年领着一班子弟奏乐歌唱。唐玄宗对李龟年说:“赏名花,对艳妃,你们怎么演唱旧词?这样吧,你快召李白来写新词。”李龟年赶到长安大街有名的酒楼寻觅,果然李白正和几个文人畅饮,已经喝得酩酊大醉。当李龟年向他传达圣旨时,他醉眼微睁,半理不睬地睡过去了。 圣旨是误不得…- 0
- 0
- 1.3k
-
「中国民间故事」金圣叹的传说
中国民间故事:金圣叹的传说 金圣叹一生批了很多书,是位很有名的人物。 一天,他到西湖灵隐寺去见老方丈,要批佛经。老方丈说:“佛经是不能批的。”后来,他又向老方丈要佛经看一看,老方丈不给他看。为这事他俩争吵起来,一直争论到半夜。老方丈说:“我出个上联,你对得上,就让你看佛经;对不上,佛经你就别看了。”金圣叹一想:对对子,那不是锅底下掏窝窝,手到擒来,有什么难处,就点头答应了。老和尚当场出个上联:半夜…- 0
- 0
- 1.3k
-
「中国民间故事」诸葛亮拜师
中国民间故事:诸葛亮拜师 诸葛亮八、九岁时,还不会说话,家里又穷,爹爹就让他在附近的山上放羊。 这山上有个道观,里边住个白发老道人。老道人每天都走出观门闲转,见了诸葛亮便逗他玩,比比划划地问这问那。诸葛亮总是乐呵呵地用手势一一回答。 老道人见诸葛亮聪明可爱,便给他治病,很快就把诸葛亮不会说话的病治好了。 诸葛亮会说话了。非常高兴,跑到道观向老道人拜谢。老道人说:“回家对你爹娘说,我要收下你当徒弟,…- 0
- 0
- 1.4k
-
「中国民间故事」米芾画月亮
中国民间故事:米芾画月亮 古时候,有个人名叫米芾,他是一位画家,他的画栩栩如生,非常逼真,在方圆几百里内颇有名气。 米芾脾气十分古怪,人们都叫他“米颠”。说他颠,其实他不颠。他很有骨气,不喜欢巴结人,尤其是对有权势的,大到当朝天子,小到州官县令,他连句恭维话都没有。所以他虽有一肚子的才学,也没有步入仕途。 有个人,和米芾的父亲米佐一起共过事,一直闲居在镇江,说起来同米芾的交情也有多年了。不过米芾总…- 0
- 0
- 1.8k
-
「中国民间故事」施耐庵与《水浒传》
中国民间故事:施耐庵与《水浒传》 施耐庵小时候聪明伶俐,勤奋好学,翻阅了很多手抄话本。有一次,他看到了《张叔夜擒贼》的话本,写的都是梁山泊来江等一百零八人行侠仗义的故事。这本书把宋江等人行侠仗义、为民除害的行为写成了叛臣贼子。他心中愤愤不平,立志要为宋江等江湖豪客立传正名。 他觉得写作很容易,便动笔写了起来。刚一开头。便停住了笔。故事有了,人物有了,但这一百零八人的相貌、性格怎么写,一个个故事怎么…- 0
- 0
- 1.4k
-
「中国民间故事」蒲松龄写《聊斋志异》
中国民间故事:蒲松龄写《聊斋志异》 蒲松龄是清朝的一位秀才,山东淄博人。他博学多才,但相貌丑陋无比。传说蒲松龄年轻时进京赶考,殿试文章字字珠玑,主考官很是赏识,点了他头名状元。可是一到金殿,皇帝见蒲松龄长得丑,就对主考官大发脾气,说: “堂堂圣朝,怎么叫丑八怪当状元?! ” 主考官说:“万岁,有道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别看他相貌丑,他的文采在考生中,真可算是鹤立鸡群了。” 皇帝说:“说什…- 0
- 0
- 1.4k
-
「中国民间故事」醉翁欧阳修
中国民间故事:醉翁欧阳修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精通诗词,名噪一时,曾在朝中为官,因不畏权贵,被贬到滁州。事情是这样的:他有个外甥女,生得聪敏俊秀,常住在他的家中,左丞相夏舒便借故在皇帝面前告了他一个黑状,说他与这个外甥女有些苟且之事。皇帝大怒,便派人前去查征。这个左丞相夏舒,又私下买通了查证的密使,终于把他定下罪状,贬出京城,当了一名州官。 欧阳修来到滁州以后,每想起这件冤屈之案,就忿忿不平…- 0
- 0
- 1.4k
-
「中国民间故事」“推敲”的由来
中国民间故事:“推敲”的由来 贾岛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年轻时,曾在洛阳出家,法名“无本”。贾岛取得如此成就,与他在洛阳当和尚的一段生活,是分不开的。 贾岛当和尚时,并不在佛门修行上用功,一个心眼扑在作诗习文上。每天,他有空就离开寺院,跑到山脚下游山逛景。在寺院通往邙山的路上,有一棵大柳树,树下有个光滑的石礅子,他每次路过这里,都要坐下来休息一会儿。 有一天,贾岛又跑到这里歇息。因为他喝了不少酒,刚…- 0
- 0
- 1.4k
-
「中国民间故事」王维作画
中国民间故事:王维作画 王维非常喜欢作诗画画,他在这方面也很有成就。但是王维生性刚正,不肯依附权贵,更不肯把画作为礼物送给他们。因此,他做官不久,就得罪了宰相李林甫,被贬职后离开京城长安。满腹才华的王维到终南山过起了隐居生活。 王维隐居以后,终日饮酒赋诗,种花绘画,日子过得倒也逍遥自在。他的酒量越来越大,往往喝得酩酊大醉才开始作画,久而久之,竟形成了习惯,无酒不作画。 当地的太守,是个不学无术的人…- 0
- 0
- 1.6k
-
「中国民间故事」傻驸马
中国民间故事:傻驸马 古时候,有个非常聪明的国王,名叫梵授。他与他的规范师婆罗门胜有等学者们一起辩论时,非常赏识自己老师的高深学识,想把自己的女儿金胜许配给他。而自己的女儿却不同意这桩亲事,反对他说:“我的学问比他强,假如有个佛法比我强的,我才愿意嫁给他!”梵授的老师胜有听了非常生气,心想:“像我这样的学者,你都不喜欢,我非收拾你一下不可!”于是,想到城里去找个傻子来实现这个愿望。结果,他没找到一…- 0
- 0
- 1.3k
-
「中国民间故事」智娶文成公主
中国民间故事:智娶文成公主 这是一个历史剧,写的是赞普松赞干布掌握吐蕃政权以后,派大臣噶尔东赞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出了五个难题,对各国前来求婚的使节进行考试,谁能智胜,公主便嫁给该国君王。 第一道题是用丝线穿九曲璁玉。其他国家使臣都穿不过去,噶尔东赞用丝线缚住蚂蚁的腰,放在珠的孔口,慢慢吹气,让它爬过去,线也就穿成了。 第二次比试是令各国的使者各领一百只羊,一百坛酒;要将羊杀了,剥皮、吃光肉,揉好皮…- 0
- 0
- 1.6k
-
「中国民间故事」宗本请客
中国民间故事:宗本请客 从前有一位宗本(藏语,意思为县官),家里堆满发霉的粮食,却舍不得施舍给百姓。他吝啬得很,狠毒得想把别人身上的皮剥下来做衣服穿。 县长家里有个聪明的仆人,名叫土登。他常常考虑怎样从主人手里挤出点油水来。一天,土登向百姓们宣布:“我要让宗本摆几天宴席,请你们竖着耳朵等他下请帖吧!” 百姓们听了哈哈一笑,说:“狼嘴里还能滴出血来吗?假如爱财如命的宗本给我们设宴,除非太阳从西山顶上…- 0
- 0
- 1.4k
-
「中国民间故事」国王失信
中国民间故事:国王失信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总是形影不离。后来,他们当中的一个患重病死去了,另外的一个十分的悲痛,不久,也像他那亲爱的朋友一样,生病死了。他们两人死了之后,就变成了一只两个头的凤凰,它有四只腿,两个翅膀,身体的腰部却连在一起,因此,无论到什么地方都不能分开,它们每天都一起在树林中寻找食物或在树枝上啄果子吃。有一次,一个猎人扛着枪在林中打猎,看到这只双头凤正在树…- 0
- 0
- 1.4k
-
「中国民间故事」伍子胥复仇
中国民间故事:伍子胥复仇 春秋战国时期,楚平王杀死了伍子胥的全家。后来,伍子胥逃到吴国去了,楚平王料到伍子胥将来一定要回来报仇的。他为防后患,早早料理后事,在全国招来一千个能工巧匠,为他在这个湖底下建造一座水下宫殿,宫殿里遍布暗道机关,将来一旦有难,他就可以躲藏。这个宫殿一直修了十年。修成以后,他为了不把机密泄漏出去,定下了一个杀人灭口的毒计。 一天,楚平王传下圣旨,说要在湖下宫殿摆宴庆功,嘉奖这…- 0
- 0
- 1.5k
-
「中国民间故事」梁红玉大败金兀术
中国民间故事:梁红玉大败金兀术 宋朝有一员爱国将领名叫韩世忠,其夫人梁红玉辅佐丈夫抗击金军,是一位妇孺皆知的巾帼英雄。这几天,听说金兀术领军来犯,梁红玉陪着韩世忠到金山察看地势。那时候,金山屹立在江中心。两人站在金山顶上,望着滚滚长江。 韩世忠望着东边一片白茫茫的江面,说:“夫人,你看这江面如此宽阔,敌众我寡,以我之见,不如把人马撤到下江,等部队增多,再战为时不晚!” 梁红玉好像胸有成竹似的指着西…- 0
- 0
- 1.6k
-
「中国民间故事」乾隆的理发师
中国民间故事:乾隆的理发师 春节刚过,乾隆皇帝就到江南微服私访去了。在农历二月初一这天,他经过天津卫,夜里就住在北马路五彩号胡同的龙亭里。 第二天起来,乾隆问随从太监:“今天是什么日子?”太监说:“启禀皇上,今儿个是二月二。”乾隆听了心中非常高兴,他说:“噢,今天是龙抬头啊!是剃头的好日子。我要剃头,整容,取个吉利,一路平安。”于是就吩咐太监去找个技术高明的理发师傅来。太监急忙到城里的一家剃头棚请…- 0
- 0
- 1.3k
-
「中国民间故事」佘太君智退辽兵
中国民间故事:佘太君智退辽兵 宋朝时期,辽国日渐强盛,垂涎大宋的锦绣河山,经常发起战争。开始,宋朝有大将杨继业带着七郎八虎镇守边关,辽兵来一回,败一回,杀得他们抱头鼠窜,再也不敢来犯。辽王不甘心,就暗中买通宋朝的奸臣使坏,那奸臣都是卖国求荣的主,收了人家北国的钱,就变着法儿害杨家。杨家将一个心眼在前方打仗,哪顾得上防背后的暗箭,没支撑多少年,就战死的战死,被害的被害了。北国的辽王盼的就是这一天,听…- 0
- 0
- 1.3k
-
「中国民间故事」饿死的皇帝
中国民间故事:饿死的皇帝 梁武帝统治南朝的时候,曾经收留过一个降臣叫侯景。没料到,没过多长时间。侯景就起兵作乱,反过头来打梁武帝。梁武帝措手不及,被侯景围困在台城里,身边只剩下一个心腹太监。这个太监也要去打仗了,他知道皇帝胆子小,手脚又笨,临走时,把他藏在台城的城门洞里,还替他弄好了米和柴,又把鸡鸣寺里的长明灯点着了拿来挂在城门洞里。安排好了,才出去打侯景。 那时,两边打得正热闹,谁也顾不得来看梁…- 0
- 0
- 1.3k
-
「中国民间故事」国王与神射手
中国民间故事:国王与神射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国王因为自己的射箭技术高超,便目中无人。他经常邀请国中很会射箭的人到宫里去比赛射箭,每次比赛的结果总是他自己获胜,而每次胜利都使他得意洋洋。他说:“世上还有谁能够赛过我的吗?”参加比赛的射手们往往奉承说:“陛下说的很对,世上再也没有谁能够赛过陛下了。” 国王不光对射手们这样说,而且同宫里的人谈起射箭的事来也常常这样说。 这位国王的射箭功夫的确很高超,因…- 0
- 0
- 1.3k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