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被称为“失落的印加城市”?
马丘比丘在克丘亚语中的意思是“古老的山” ,也被称作“失落的印加城市” ,是保存完好的前哥伦布时期的印加遗迹。由于其独特的位置、地理特点和发现时间比较晚,它成为了印加帝国最为人熟悉的标志。它还是南美洲最重要的考古发掘中心,也是秘鲁最受游客欢迎的旅游景点。1983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遗产,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之一。
它位于秘鲁境内库斯科西北130公里,整个遗址高耸在海拔约2350米的山脊上,俯瞰着乌鲁班巴河谷,被热带丛林所包围,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站在马丘比丘的悬崖边,人们可以欣赏到落差600米的直到乌鲁班巴河的垂直峭壁。要想消除高原反应,人们可以咀嚼古柯叶或是一种有香味的、多项功效超过青霉素的野草。
据说马丘比丘背后的山的轮廓,代表着印加人仰望天空的脸,而山的最高峰“瓦纳比丘”代表着人的鼻子。古时的印加人认为不应该从大地上切削石料,于是他们就从周围寻找那些散落的石块来建造城市。有些石头建筑更是连灰泥都没有使用,完全依靠精确的切割堆砌来完成,建成的墙上石块之间的缝隙还不到1毫米宽。
马丘比丘简介
马丘比丘又译麻丘比丘,位于现今的秘鲁境内库斯科西北75公里,整个遗址高耸在海拔约2350米的山脊上,俯瞰着乌鲁班巴河谷,为热带丛林所包围,是秘鲁著名的前哥伦布时期印加帝国在15世纪建造的遗迹,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马丘比丘在克丘亚语中为“古老的山脉”之义,也被称作“失落的印加城市”,是保存完好的前哥伦布时期的印加遗迹。马丘比丘是南美洲最重要的考古发掘中心,也因此是秘鲁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
由于独特的位置、地理特点和发现时间较晚,马丘比丘成了印加帝国最为人所熟悉的标志。在1983年,马丘比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遗产,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之一。
马丘比丘古庙位于一座海拔2430米的高山上, 为热带丛林所包围。 该庙可能是印加帝国全盛时期最辉煌的城市建筑,那巨大的城墙、台阶、扶手都好像是在悬崖绝壁自然形成的一样。 古庙矗立在安第斯山脉东边的斜坡上, 环绕着亚马逊河上游的盆地。出现于15世纪的马丘比丘原为一个崇拜太阳并有着神秘的宗教仪式民族的居住地。马丘比丘--意为"古老的山巅",位于乌鲁班巴河上方的安第斯山上,它像个巨人,栖息在两座山峦间的马鞍形的山脊上,那里曾是个宗教活动之地,又因世人无法得知其原始的名字,故借其附近一座山脉之称而得此名。
马丘比丘被称作印加帝国的“失落之城”,20世纪初,传说在秘鲁安第斯山脉的崇山峻岭中有座神秘古城。西班牙人在长达300多年的殖民统治期间对它一无所知,秘鲁独立后100年里也无人涉足。在400年的时光中,只有翱翔的山鹰目睹古城的雄姿。由于其圣洁、神秘、虔诚的氛围,马丘比丘被列入全球10大怀古圣地名单。古城海拔2280米,两侧都有高约600米的悬崖,峭壁下则是日夜奔流的乌鲁班巴河。在山顶上马丘比丘的悬崖边,人们可以欣赏到落差600米直到乌鲁班巴河的的垂直峭壁。
按照考古学家的划分,马丘比丘有三个组成部分:神圣区、南边的通俗区、祭司和贵族区(居住区)。在神圣区里献给最伟大的太阳神Inti的“Intiwatana”、“太阳庙”和“三窗之屋”是有重大考古学价值的主要宝藏。在居住区中有一部分是专属于贵族们的,这里的房屋成排的建在一个缓坡上;Amantas(智者)们的住宅有红色的墙,Ñustas(王子)们住宅则有着梯型的房间。在主城堡中还有一片区域是专门关押和惩戒犯人的监狱。石头建造的纪念陵墓是宗教仪式和献祭牺牲的场所,里面的空间呈拱形,墙壁上还有雕刻。
马丘比丘的全部建筑都是印加传统风格的:磨光的规则形状的墙,以及美妙的接缝技巧,墙上石块和石块之间的缝隙连匕首都无法放进去,让人简直无法理解印加人是究竟如何把他们拼接在一起的。
让人注意的是,虽然印加人了解圆形,却并不把它运用在建筑中。建筑用的庞大数量石块究竟是如何搬运的至今是个谜。还有,虽然印加人不使用圆形,但却利用了斜坡。据信他们让成千上万的工人推着石块爬上斜坡。可惜的是印加人并未掌握文字的技巧而没有留下任何描述文字。
整个遗迹由约140个建筑物组成,包括庙宇、避难所、公园和居住区。这里还建有超过100处阶梯——每个通常由一整块巨大的花岗岩凿成。还有大量的水池,互相间由穿凿石头制成的沟渠和下水道联系,通往原先的灌溉系统。
在哥伦布时代之前南美文明修建的成千上万条道路中,印加帝国的道路是属于最吸引人的一类。道路网络汇集在库斯科,印加帝国的首都。其中一条道路通往马丘比丘城。印加人称沿海道路为Camino de los llanos,而山路则称为Cápac Ñam。
现在,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在印加道路——尤其是Cápac Ñam上旅行,从库斯科出发徒步两天穿越安第斯山脉。
每个登上神圣的瓦纳比丘山峰的人都能得到俯瞰马丘比丘的机会作为奖赏。日出日落时分是欣赏城堡和美妙光影效果的最佳时机。
今天来到马丘比丘的游客,多半是从库斯科坐火车而来作“一日游”的。从午间喧嚣到人去以后的平静,一种强烈的对比,更令人在怀古的幽思里带来一份消逝的空虚。国家的兴亡,朝代的盛衰,都是历史上必然经过的道路。而弱肉强食更是生存上不能勉强的规律。但是一个能够建造像马丘比丘这样,不论从天文、建筑到哲学,都足以借鉴的古代文明,竟然消失得没有留下任何纪录,让后人参考和学习,那确实是一场文化悲剧,也是人类史上不可补偿的损失。
马丘比丘城占地约5平方公里,长1000米,宽500米,分为梯田和城区两大部分。城区又以中央广场为界,分为上城和下城,上城略高于下城。到马丘比丘旅游最佳季节为每年的5——9月,以避开雨季,少走烂路。每年大约有6万朝圣者沿着传说中的印加古道,艰难的跋涉来到这里。马丘比丘的门票为40美元,隔日再入只须半价。当地夜间异常寒冷,需备御寒衣物。
要消除高原反应,人们可以嚼古柯叶或muña——一种有香味的、多项功效超过青霉素的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