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昭帝信任霍光
汉武帝死后,昭帝即位。昭帝名刘弗陵,在位13年。刘弗陵继位时年仅8岁,遵照武帝遗诏,由霍光辅政,故“政事一决于光”。因霍光大权独揽,与很多大臣结怨。左将军上官桀、桑弘羊与霍光不和,多次设法陷害霍光。
有一次,霍光外出检阅御林军,后又把一个校尉叫到大将军府。上官桀趁机让心腹模仿燕王的口吻和笔记,给皇帝写了一封信,派人乔装打扮送进宫里。
当时汉昭帝年仅14岁,他接到这封自称是燕王写来的信,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据闻大将军霍光外出检阅御林军,居然坐着和皇帝一样的车子,而后又自作主张,擅自调用校尉,可见他心有异志。我担心他会对皇上不利,燕王愿意亲自到京城来,保卫皇帝。
昭帝看罢,沉思良久,把信放在一旁。
第二天早朝,霍光听说燕王上书告他,心里很是害怕,于是躲在偏殿的画室里等待发落。昭帝临朝时,不见霍光,便问道:“大将军为何没来上朝?”
上官桀赶紧趋前一步回答:“启禀大王,我想霍将军可能是因为被燕王告发,不敢入朝了吧?”
“哦,果真如此?去请霍将军上朝。”
“是。”一名小太监到偏殿去请霍光。
霍光走上大殿,赶紧摘下帽子,伏在地上向昭帝请罪,却听见昭帝和颜悦色地说:“大将军请起来戴上帽子,朕知道你没有罪,是有人故意要陷害于你。”
霍光问道:“陛下明察,可是您怎么知道的呢?”
昭帝说:“大将军检阅御林军的地点离京城不远,调用校尉也是最近的事,加起来不到十天的工夫,燕王远在千里之外,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得到消息?再说,即使燕王知道了,马上派人来上书,也来不及赶到这里。如果大将军真要谋反,也用不着调一个校尉。我看,写这封信的人才是别有用心。”
霍光和其余大臣听了,都很佩服这位少年皇帝的聪明伶俐。而上官桀则不敢乱发一言。
不久,上官桀、桑弘羊密谋杀霍光,废掉昭帝,霍光侦知这一阴谋后奏告昭帝,昭帝立即起兵以谋反罪诛杀桑弘羊、上官桀等,避免了一场政变。而这时昭帝年仅14岁,能够成功地处理此事,颇让人称道。后人评价说:“汉昭帝年十四,能察霍光之忠,知燕王上书之诈,诛桑弘羊、上官桀。高祖、文、景俱不如也。”
【小故事大道理】择才者要有明辨是非的洞察力
出于对霍光的信任,汉昭帝年纪轻轻就通过自己的洞察力,洞悉了阴谋后面的事实真相,以自己的智慧挫败了上官桀浑水摸鱼的计谋,保全了忠诚的下属,也避免了一场内乱。
信任是择才的主基调,用人单位选拔人才,首先就是出于对人才的信任。领导对下属的信任感构成知人和用人的核心,不信任下属,一旦有什么谗言和诽谤,不是开除就是撤职,这样的做法不能不说一开始就是择人的不慎重,慎重择才,才能知人识人,才会洞察真相,识破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