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

牡丹亭

牡丹亭

作者:汤显祖

【作者简介】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他是明代具有进步思想的杰出的戏曲家、文学家。出身于书香人家,早年即有文名,21岁中举,因其风骨遒劲,不肯腼颜事权贵并拒绝大学士张居正、宰相张四维、申时行的招揽,直到43岁(1583年)才中进士,开始进入官场。先后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时值南京连年灾荒大疫,而督理荒政的朝廷命官却贪赃宴乐;他投袂而起,于万历十九年(1591)上疏抨击时政,矛头直指当权者申时行,结果降职为边远之地广东徐闻典吏,两年后改任浙江遂昌知县。因抑制豪强、整顿税制招致非议,他苦于找不到正确的出路,加上佛道思想的影响,49岁时愤然辞官回归故乡临川。不朽杰作《牡丹亭》就创作于这期间。他的作品有传奇《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四种,因其都写了梦境,文学史称“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玉茗堂系其书堂名)。

【著作导读】

《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或称《牡丹亭还魂记》,是汤显祖剧作中成就最高的作品,他也说:“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全本55出。

故事写南宋南安太守杜宝膝下唯有一女,唤丽娘,因终日独守绣房,不免白日眠睡,被杜宝所训斥,并请来腐儒陈最良给丽娘讲授《诗经》;丽娘在侍女春香的诱导下,不满于终日闺塾的陈式生活,趁杜宝下乡之日偕春香游园遣闷,因困乏靠柳树而眠,梦中与一持柳少年在牡丹亭相亲相爱;醒后感伤不已,多次寻梦而不得,苦闷中描下自己的肖像,又感无处可寄,更加忧愁幽思,一病不起,终于死亡。广州书生柳梦梅去临安应试路经南安,拾杜丽娘画像,悦其貌美,终日把玩,为魂游地界的丽娘所感识,遂令他掘坟而再生。丽娘复活后,与梦梅同往扬州求其已升任淮扬安抚使的父亲许婚。杜宝见而大怒,诬梦梅私掘女坟,上书奏明皇帝,请求治罪于梦梅。梦梅亦上书自辩,丽娘敢于登朝申诉。皇帝英明裁断,翁婿父女欢欣和好,并皆加官进职封诰,全家皆大欢喜。

该剧在思想内容上通过贵族小姐杜丽娘和青年书生柳梦梅由梦生情,因情而死,死而复生,最后得以结合的爱情故事,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礼教的残酷和罪恶,热情地歌颂了青年男女真挚的爱情和追求自由幸福的斗争精神。杜丽娘是该剧中描绘得最成功的形象,她有着强烈的叛逆性格和反抗精神,她为情而生为情而死的追求及其与封建势力的斗争都比《西厢记》中的崔莺莺更进了一步,具有相当深刻的典型意义。艺术上,该剧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且其词曲之精工文辞之优美是古典戏曲中不可多得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