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
作者:关汉卿
【作者简介】
关汉卿(生卒年不详)名无考,号已斋,大都(北京)人。约生于13世纪初,卒于13世纪末。他是我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他擅长歌舞,谙熟音律,毕生从事戏剧活动,是位多产的剧作家,一生共创作了63种杂剧,现存18种。由于他在杂剧艺术上取得的杰出成就和在当时杂剧界崇高的威望、巨大的影响,故而被人们尊为“梨园领袖”、“编修师首”、“杂剧班头”。
1958年,我国文化界曾隆重举行他的创作700年纪念大会,世界和平理事会也把他列为1958年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
【著作导读】
关汉卿的杂剧从题材内容上讲,可以分为三类:反映社会黑暗歌颂人民反抗斗争精神的作品,如《窦娥冤》等;反映妇女爱情追求和她们的美好品德的作品,如《救风尘》《望江亭》等;描写历史事件刻画历史人物的作品,如《单刀会》等。《窦娥冤》是关汉卿杂剧中最出色的代表作。《窦娥冤》的全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杂剧中一出著名的悲剧。
它的故事源于《汉书·于定国传》中“东海孝妇”的传说。东海郡有一年轻寡妇,对婆婆非常孝顺,后被诬告杀死婆婆而蒙冤屈死,东海郡竟大旱三年。对之,关汉卿进行了彻底的改造,融进了现实内容,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不屈不挠地与封建恶势力抗争的妇女形象。她3岁丧母,9岁被父抵债给蔡婆作童养媳,17岁结婚,两年丧夫;蔡婆外出讨债,险被欠债人勒死,恶棍张驴儿和他父亲借口救了蔡婆,企图强占蔡婆与窦娥,娥不从;张驴儿欲毒死蔡婆,不料毒死其父,驴儿以之胁从窦娥,娥不屈;驴儿诬告窦娥毒死他的父亲,昏官桃杌严刑拷打,娥不招;桃杌欲施刑于蔡婆,娥为了婆婆免受皮肉之苦,屈打成招,问了死罪。刑前,窦娥痛斥天地的昏暗和社会的罪恶,并对天发下三桩誓愿:一要刀过头落后一腔热血都向上飞浅在白练上,二要六月飞雪遮盖她的尸首,三要楚州从此大旱三年。
窦娥的冤屈感动了天地,三桩誓愿—一应验;三年后,窦娥父做了提刑肃政廉访使来楚州察访,她的冤魂不屈,进行顽强的斗争,终使其父察明案情,平冤昭雪。《窦娥冤》的思想内容是十分清楚的,它通过对窦娥这个在政治上被压迫、思想上被奴役、人格上被侮辱的悲剧形象,概括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普通妇女的悲剧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抨击了贪官污吏的昏庸残暴,热情地歌颂了被压迫被迫害妇女的反抗斗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该剧在艺术上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首先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其次,剧本情节集中,戏剧冲突紧凑,结构严谨;再次,该剧语言本色当行,富有动作性和性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