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世界之最」最早利用热气流产生机械旋转的装置——走马灯

最早利用热气流产生机械旋转的装置?今天就由童乐福儿童网科学小编带同学们学习这个科技世界之最小知识。​​​​​​​​​​​​​​​​​​​​​​​​​​​​​​​​​​​​​​​​​​​​​​​​​​​​​​​​​​​​​​​​​​​​​​​​​​​​​

「科技世界之最」最早利用热气流产生机械旋转的装置——走马灯

出现在中国北宋时期的“走马灯”,是我国长期流行于民间,受到人民群众喜爱的玩具,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热气流产生机械旋转的装置。

走马灯究竟起源于何时?众说纷纭。科学史研究者大都依据文学家范成大(1126~1193)的诗文记载,认为南宋时才有走马灯。范成大的诗集中有首记叙苏州正月十五上元节的诗,诗中描绘了千姿百态的灯。诸如飘升于天的孔明灯,在地上滚动的大滚灯,以及“转影骑纵横的走马灯”等。当时似无“走马灯”之名,诗人自注为“马骑灯”。诗人所记为淳熙十一年之事,即公元1184年。

「科技世界之最」最早利用热气流产生机械旋转的装置——走马灯

其实,早在西汉时已有类似热气球原理的试验,后人制成孔明灯。考古时亦发现,东汉时类似走马灯叶轮(俗称伞)的装置,纸风车也已成为儿童玩具。唐代的灯具,有更奇异的“仙音烛”,即能够奏出动听音乐的灯烛。“其形状如高层露台,杂宝为之,花鸟皆玲珑。台上安烛,烛点燃,则玲珑者皆动,叮口当清妙。烛尽绝响,莫测其理”。

我们知道,空气在燃烧受热后上升,冷空气进入补充,由此而产生空气对流。走马灯就是利用燃烧加热而上升的空气推动纸轮旋转而制成的。南宋姜夔在《白石道人诗集》中谈到走马灯时说:“纷纷铁马小回旋,幻出曹公大战车。”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道:“罗帛灯之类尤多,……若沙戏影灯(走马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

走马灯的构造很简单。它是在一根主轴的上部横装一个叶轮,叶轮下面、主轴底部的近旁安装一个烛座,蜡烛燃烧后,上方空气受热膨胀,密度降低,热空气即上升,而冷空气由下方进入补充,产生空气对流,从而推动叶轮旋转。在主轴的中部,沿水平方向横装四根铁丝,外贴纸剪的人马。夜间纸人纸马随着叶轮和主轴旋转,影子就投射到灯笼的纸(或纱)罩上,从外面看,就呈现出前面诗文中所说的“旋转如飞”的有趣表演。

走马灯的构造原理和现代的燃气涡轮机是相同的,可以说,走马灯是燃气涡轮机的萌芽。欧洲在1550年发明了燃汽轮,用于烤肉,以后在工业革命中,燃汽轮得到发展,用于工业生产,产生巨大的革命性的后果。可惜的是,中国古代发现、利用了空气驱动的原理,制造玩具,但始终没有能进一步加以研究,使之在生产活动中加以应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