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情绪管理:1~2岁篇」宝宝兴奋就咬人怎么办?

宝宝兴奋就咬人怎么办?

问题:儿子1岁多,一兴奋起来就不由自主地咬人。有时和他讲道理,还能起一定作用,但马上就会忘;有时讲道理也不听。请问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改掉这个坏毛病?

「儿童情绪管理:1~2岁篇」宝宝兴奋就咬人怎么办?

宝宝最初咬人是生理性原因,尤其是长牙时因为口腔黏膜受到刺激而出现牙痒的现象,于是有的孩子就会咬人。这时给宝宝提供磨牙棒、磨牙饼干或者将一些纤维较丰富的新鲜蔬菜及水果(如白菜、菠菜、苹果、雪梨等)切成条或颗粒状,为宝宝提供咀嚼机会,宝宝就不会去咬人了。

除去这个原因,有的宝宝咬人属于不良行为习惯,可能是模仿家长的行为方式。有的家长喜欢宝宝细嫩的皮肤,与宝宝玩得高兴的时候,禁不住想亲近宝宝,并采取轻轻地咬宝宝胖乎乎的胳膊、脚丫或小屁屁的方式。宝宝以为高兴了就可以这样做,所以他一兴奋起来也会不由自主地咬人。如果是这种原因,家长就要注意自己先不要“咬人”了。有的宝宝咬人是想表达与人交往的愿望,却又没有掌握正确的交往方式,家长要制止宝宝的这种行为,但又不可以吓唬与呵斥宝宝。

家长可以语气平静、态度严肃地告诉他:“妈妈不喜欢宝宝咬人。”并为他示范用语言表达需求的方法,让他明白并训练用文明的交往方式与其他人交往。可是,有的家长自以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却做出错误的教育行为。例如有的妈妈反咬一口宝宝,让宝宝感觉到疼,然后教育宝宝咬别人也会疼,所以宝宝不能咬人。岂不知这种方式适得其反,宝宝不但理解不了家长的用意,反而被吓着了,认知变得更加混乱:“到底能咬还是不能咬?妈妈为什么咬人?”充分的亲子活动是预防宝宝咬人的根本之策。

很多宝宝没有养成咬人的不良习惯,这固然与宝宝的体质特征有关,主要是因为宝宝后天的生活环境比较好——家长经常与宝宝说话,陪伴宝宝做游戏,积极回应宝宝的要求,很少让宝宝处在无聊和无助的状态。要知道,无聊和无助是宝宝产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温床。如果家长整天忙于工作或者自己的事情,与宝宝互动得不充分,宝宝感觉无所事事,就可能不由自主地出现咬手、咬人的行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