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故事: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歇后语故事: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姜太公, 姓姜,名尚,字子牙,是商朝末年一个学识渊博、通晓军事、明于治国之道的人。他看到纣王的暴政害得民不聊生,心知商朝就要灭亡了。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发现周文王是一个贤明的君主,于是就想辅佐周文王来推翻纣王的残暴统治。

为了引起周文王的注意,姜太公常在渭水河边垂钓。一般人钓鱼,都是在弯钩上挂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入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姜太公的钓钩却是直的,上面不但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去,离水面有三尺高的距离。姜太公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有一个叫武吉的樵夫上山砍柴时天天从姜太公的身边经过,见他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您这样钓鱼,是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的!”

姜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

姜太公的这种奇特的钓鱼方法和奇特的话语,最后终于传到了周文王那里。周文王于是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姜太公并不理睬那个士兵,仍只顾着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

周文王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姜太公来。可是姜太公依然不搭理那个官员,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

周文王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位贤才,要自己亲自去请他才行。于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渭水边聘请姜太公。姜太公见周文王诚心诚意地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这时的姜太公已经是80岁的高龄了。

后来,姜太公先是辅佐文王将其治下的西岐治理得安定繁荣,后来又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灭掉了商朝,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这个历史典故后来演化为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别人的圈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