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央广网推出《党史声音日历》,用声音带你穿越百年时光。
中国第一颗原子爆炸时间地点: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中国用事实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原子弹技术,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研制核武器,发展原子能工业,是国家独立、民族自强的重要保障。
为了给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195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扩大会议,提出了中国建立和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1955年3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向全党发出要“钻现代化的国防”“钻原子能”的号召。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强调,中国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
1962年,以周恩来为首的专门领导机构成立,我国优秀的科技人员和国防建设指战员均投入到原子弹的研制中。研制原子弹任务十分艰巨,在一无图纸二无资料的情况下,科研人员用计算尺、算盘,进行理论计算工作。饥饿难耐的时候,有的人拿酱油冲一杯汤,有的人冲一杯糖水。“加餐后”立刻又埋头科研工作。
1964年1月,高浓铀235研制成功;5月1日,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加工出合格的原子弹部件;6月6日,青海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成功进行了一比一模型爆轰试验。
1964年10月16日15时,巨大的蘑菇云在新疆罗布泊荒漠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用事实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原子弹技术,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研制,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原子弹研制过程中,中国人民所表现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鼓舞着中华儿女不断向前。
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中国第一颗原子爆炸详细记录
1964年10月16日,北京时间下午2点59分40秒,在新疆罗布泊的核试验基地,主操作员韩云梯按下了牵动人心的按钮。
现场指令:五、四、三、两、一,起爆!
△张爱萍将军(右一)在试验场向周恩来总理报告
一个巨大的太阳般的火球腾空而起,随后,火球与地面冲起的尘柱连成一体,形成极为壮观的蘑菇云。一直等在中南海西花厅办公室的周恩来总理,马上将好消息报告给毛泽东主席。接到这个消息,毛泽东作出指示:“一定要再次确认是否是核爆炸,以便使外人相信。”防化学院原院长苗汝坤等7名战士在第一时间冲进了蘑菇云。
苗汝坤:原子弹爆炸之后,烟云起来了,防化兵7个人第一波就冲进去了,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就把爆炸辐射的这个面积,就测出来了。
△周总理向《东方红》全体演出人员宣布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喜讯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为了给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1955年1月15号,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扩大会议,提出了中国建立和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毛泽东说:“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第一时间赶赴爆心的防化兵
得到核实报告后,罗布泊核试验基地再一次汇报:“我们的第一颗原子弹确确实实爆炸了!”中国从此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 、法国之后,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装的国家。
现场广播:同志们,我们试验成功的消息传到北京了!周总理来电话,代表党中央、毛主席和国务院,向参加这次试验的全体同志祝贺!
△科研人员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的欢呼
两个小时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来到人民大会堂接见参加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创作和演出的全体人员。毛主席让周总理把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告诉大家,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掌握了核技术,这让在场的人们兴奋不已。
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毛泽东:恩来,你提前宣布特大喜讯吧。
周恩来:好。同志们,有一个特大的喜讯,我首先要在这里宣布。在宣布这个特大喜讯之前,我有一个要求,大家可以鼓掌,可以欢呼,可不要把地板跳塌了呀。同志们,今天下午三时,我国在西北大沙漠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核大国对我国实行的核垄断、核讹诈,从此结束了!
△现场欢呼的人群
当晚10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一消息。中国政府当天发表声明,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这次核试验的成功,是中国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