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疏意广的典故讲的是谁

才疏意广的典故讲的是谁

才疏意广的典故讲的是三国年间的孔融,字文举,文学家,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建安七子”之首。

孔融十六岁时,山阳人张俭因为揭发中常侍侯览的罪行被四处通缉。张俭逃到山东时,来投奔孔融的哥哥。孔融的哥哥见张俭窘迫,就收留了他。后来事情泄漏,张俭走脱,孔融全家被抓到官府。孔融说:“收留张俭的是我,应当治我的罪。”孔融的哥哥见弟弟为自己辩护,便不甘示弱地说:“收留张俭的人确实是我,不是我弟弟的错,请治我的罪。”孔母说:“责任应该是我这个做长辈的,你们治我的罪吧。”官府听完后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孔融当北海郡太守时,被袁绍人马围攻。从春天打到夏天,孔融只剩下几百士兵了,袁绍人马放的箭像下雨一样,最后双方常常短兵相接,孔融隐几读书,谈笑自若。

孔融性情宽厚少忌,好士,喜欢提拔年轻人。他家常常宾客盈门,孔融说:“座上客恒满,樽中酒不空,我就没有什么担忧的了。”

孔融为曹操所不能容,建安十三年被杀,死时才56岁。《后汉书》上说:“孔融抱负很大,志在靖难,可是才疏意广,所以没有成功。”苏轼不同意这个观点,他说:“以成败论人物,所以曹操被称为英雄,而孔融却被称为‘才疏意广’,真是太可悲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历史故事

安如泰山成语故事

2024-8-19 17:56:37

历史故事

摧枯拉朽是什么意思,摧枯拉朽的典故

2024-8-19 18:02:4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