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夏天常常有雷阵雨?(雷阵雨形成的原因)

为什么夏天常常有雷阵雨?(雷阵雨形成的原因)

为什么夏天常常有雷阵雨

夏天的午后或傍晩,常常使人感到异常闷热,一会儿突然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大雨滂沱,天气像发了怒一样;可是,不久后,雷声远去,乌云消散,蓝天与白云相衬托,显得十分宁静美丽,空气也分外新鲜,这就是我们在夏天常遇到的一种天气现象一—雷阵雨雷阵雨是因为夏天的天气酷热,空气在局部地方出现强烈对流,使大量湿热空气猛烈地上升,造成积雨云所形成的。

夏天,在空气中有很多水汽。当地面在强烈的太阳照射下温度升高以后,空气就会向上抬升。水汽被强大的上升空气推送到I~2公里上空以后,就形成了大块的积云。夏天,我们常常看见天空飘动着一小团、一小团像棉花球似的云,那就叫积云,它们往往是积雨云的前身。空气继续上升,能使积云的云块不断加厚和扩大,变成了浓积云。这时如有适当的条件配合,浓积云就会继续向上发展,升到7-10公里以上的高空,形成积雨云。到了这么高的上空,由于遇到稳定的气层或者向上伸展的力量不足时,云的頂部就会向四边扩展。在下雷阵雨前,我们常常看到天空中的乌云加厚和扩展得很快,只一会儿工夫就布满了整个天空。

因为在这几公里厚的积雨云里,蕴藏着大量水分。其中除水汽以外,还有小水滴和冰晶,其中有些小水滴和冰晶在云中随着云体的发展而增大。当上升气流无法托住它们时,就降落到地面上,融化成为雨滴。通过气温较高的云层时,其中大水滴成为雨滴;大的冰晶就变成了雪珠,又融化成为阵雨。

由于产生积雨云的强烈的热力对流,只有夏季才易于出现,所以雷雨也常常在夏季出现。又因为由于热力对流所造成的积雨云扰动很厉害,往往会发生闪电现象;而且其中上升气流时强时弱,块积雨云过去后,另一块积雨云又移过来,所以雨量时大时小,变化很大,而且又是一阵阵的,所以称为雷阵雨。

在大陆上,正午以后,空气温度最高,这时上升运动也最强,所以雷雨多数发生在午后至傍晚这段时间里。

在海洋上,由于海水比热大,以及它吸收的太阳能量能向深层传递等原因,白天接近水面的空气温度不高,整个空气层十分稳定,不容易产生对流性雷雨;到了夜间,上层空气冷却,而下层空气在水面的影响下,温度明显地高于上层,于是空气变得不稳定,发生了对流,因而形成了雷雨。可见大陆上雷雨多半发生在白天,海洋上的雷雨多半发生在夜间。

雷阵雨形成的原因

夏季,太阳光直射使地面上的水蒸发得比冬、春、秋都快。贴近地面的空气因温度较高,能够接纳更多的水汽,导致空气的密度减小,空气变轻,变轻了的空气不停地上升。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温度会逐渐下降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度),空气也就渐渐凉下来。空气凉了,就无法容纳原先丰沛的水汽,部分水汽就会凝结成小水滴,天空就会起云。那么,这些小水滴怎么不迅速落下来成为雨呢?这是因为小水滴太小,上升的热气流托住了它们,并把悬浮着的小水滴不停地往更高处推。云就越堆越大越高,这样的云,气象上叫积雨云,其云底离地面约1000米。

当积雨云内的小水滴不断碰撞合并成较大的小水滴时开始往下落,而从地面上升的热空气却一个劲往上冲,两者之间摩擦后就带上了电荷。上升的气流带正电荷,下落的水滴带负电荷。随着时间的推移,积雨云的顶部积累了大量的正电荷,底部则积聚许多负电荷地面因受积雨云底部负电荷的感应,也带上了正电云中水滴合并增大,直到上升热气流托不住了,就从云中直掉下来。下层的热气流给雨一淋,骤然变冷,不再上冲,转而向地面扑下来。此时,空中的电荷开始放电,并伴随着轰隆隆的雷声。因电闪以光速30万千米/秒的速度传播,雷是以331米/秒的声速传播,故人们先看到电光尔后才听到雷响。有时候雷声的时间拖得很长,那是云层、山峰及地面把雷声来回反射所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