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鹤楼崔颢翻译赏析(登鹳雀楼注释)

  《登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黄鹤楼崔颢翻译赏析(登鹳雀楼注释)

  这首诗是崔颢的代表作,据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记载,李白登黄鹤楼本来想题诗,但看到崔颢的这首诗后停笔不作,叹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传说或许是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然而李白的确曾两次作诗模拟这首诗的格调。其《鹦鹉洲》诗前四句说:“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于崔颢这首诗如出一辙。又有《登金陵凤凰台》也明显模拟此诗。论诗之人也对崔颢这首诗赞誉有加,如严羽《沧浪诗话》里说:“唐人七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崔颢的《黄鹤楼》名气一大,黄鹤楼这个景观也随之享誉后世。

  登黄鹤楼崔颢翻译赏析(登鹳雀楼注释)

  黄鹤楼在武昌黄鹤山上,相传有仙人乘黄鹤过此,首联融入了仙人乘鹤的传说,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接着写站在楼上观望,水天相接,白云悠悠,随着视野的广阔,景物宏丽阔大,诗人的心境也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思绪牵回到现在,物是人非,鹤去楼空。诗人登高远望,浮想联翩,诗篇中前四句从传说着笔,引出内心感受,景寓情中,意中有象。仙人乘鹤远去,仙去楼空,唯独留下天际白云,千载悠悠。这里既含有岁月不再,世事茫茫的感慨,有隐隐露出黄鹤楼莽苍的气象和凌空欲飞,高耸如云的英姿,而仙人跨鹤的优美传说,更给黄鹤楼添加了神奇迷人的色彩,令人神思遐想。诗人巧妙的运用“仙人乘鹤”的传说,从虚处生发开去,从而让诗篇产生了令人神往的艺术魅力。

  登黄鹤楼崔颢翻译赏析(登鹳雀楼注释)

  接着写实景,隔江一派大好景色弥望:晴朗的江面,汉阳地区的绿树分明可数,鹦鹉洲上的青草,生长得十分茂盛。眼前的胜景明朗开阔,充满勃勃生机,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竟至于直到日落江中,暮霭袭来。崔颢南下漫游,离家日久,面对着沉沉暮色,浩渺烟波,自然产生思乡之情:“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使人纵笔顺势一路写去,既表现了作者丰富复杂的内心感受,又展示出黄鹤楼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变化着的感情和变化着的景色,构建出优美动人的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艺术境界。

  登黄鹤楼崔颢翻译赏析(登鹳雀楼注释)

  崔颢的《黄鹤楼》可谓在艺术上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故被后人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故事语录

锦瑟李商隐赏析(锦瑟原文及翻译)

2023-3-10 1:16:28

故事语录

沈从文经典语录名句(沈从文边城经典句子)

2023-3-10 1:16:54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