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诗歌赏析(关于清明节的诗词名句)

  清明是祭祖扫墓、春游踏青的好时节,

  这一天,诗人们或祭祀或踏青,

  留下许多吟咏的诗篇,

  从中还可窥探到古时的清明习俗呢!

  清明诗歌赏析(关于清明节的诗词名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特意遥指杏花村。

  隐娘说:一年一年的清明,路上羁旅的行人们都像失魂落魄了一样。借问当地人哪里有酒可销愁,牧童远远地指着杏花村。清明时的失魂与伤感尽出。

  清明诗歌赏析(关于清明节的诗词名句)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隐娘说:这个清明夜,白居易独自绕着回廊不断地走着,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他听着远处的歌声,默默地欣赏着花丛。

  清明诗歌赏析(关于清明节的诗词名句)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唐】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隐娘说:清明这一天,诗人和几个好友一起在园林当中小聚,天气晴朗,春风和煦,柳絮随风飞扬,清明乞新火过后,人们的厨房里冉冉升起了生火做饭的轻烟,在这欢乐的小聚中,诗人却颇有些伤感,他说,什么时候能再次相聚,共同饮酒呢?

  清明诗歌赏析(关于清明节的诗词名句)

  《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隐娘说:清明这天,风景还不错,百花像旧日般开放,家家户户都冒着炊烟,十分宁静祥和,在这样一场祥和的情况下,诗人感叹:长安在哪里呢?在夕阳边吧!孤独伤感一句而知。

  清明诗歌赏析(关于清明节的诗词名句)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南唐】李煜

  遥夜亭皋闲信步,

  乍过清明,早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

  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

  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隐娘说:清明节刚过,诗人就感慨春天的离去。词的上片写主人公信步闲情、伤春感怀的情形,下片写主人公感慨春去、无以自慰的悲愁情怀。这首词多用白描手法,质朴无华,淡雅疏朗,含蓄悠远。

  清明诗歌赏析(关于清明节的诗词名句)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隐娘说:清明来了,有人伤感,有人伤春,而程颢却感慨时光的流逝。作者描写了清明节春天原野上清新的景致,将追逐落花的小游戏写进了诗里,在平添几许稚趣的同时,劝说世人珍惜友情、珍惜时光。

  清明诗歌赏析(关于清明节的诗词名句)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隐娘说:这首诗运用侧面描写, 反映了清明时节郊游踏青的乐趣:“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江南三月正是“梨花万朵白如雪”的季节,青年人结伴出城,踏青寻春,笙笛呜咽,歌声袅袅,微风拂面,杨柳依依,真是“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写出了西湖风景的优美宜人。

  清明诗歌赏析(关于清明节的诗词名句)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宋】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隐娘说:这是一首怀人之作,也是一首伤春之作。清明已过,风雨已止,天气放晴了。阔别已久的情人,不能忘怀。按正常逻辑,因深念情人,故不忍再去平时二人一同游赏之处了,以免触景生悲,睹物思人。

  清明诗歌赏析(关于清明节的诗词名句)

  《清明》

  【宋】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隐娘说:清明节时,诗人无花无酒,兴味索然,就是无聊没意思,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一般。怎么破解这种寂寞,诗人于是用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果然是好孩子。

  清明诗歌赏析(关于清明节的诗词名句)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隐娘说:北宋诗人黄庭坚在清明这天,颇有感悟。诗人将大自然中的勃勃生机与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命运进行对照,表现出了消极虚无的思想,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慨叹和对社会不平的愤激。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故事语录

石壕吏原文及翻译(杜甫石壕吏赏析)

2023-3-10 0:55:05

故事语录

破瓮救友文言文翻译(破瓮救友原文翻译及注释)

2023-3-10 0:55:32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