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名人档案
柳公权,唐代书法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元和进士,官至太子少师。工楷书,与颜真卿并称“颜柳”。书法骨力劲健,结构紧凑。有碑刻《玄秘塔碑》等存世。
名人故事:知耻而后勇的柳公权
阳春三月,温暖的阳光照在刚刚穿上新装的树枝间,斑斑驳驳的树影投射到地上,几个七八岁的孩子正在树下比赛写字。
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手里拿着一只特大号的狼毫笔神气十足地说道:“大家瞧好了,我要写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字,看谁能超过我。”说着,他就在自己面前雪白的宣纸上大书特书了一个“大”字。写完后还帅气地把笔往旁边一扔,小眼睛往上一翻,一副天下唯我独尊的模样,好像他真的是天下第一,再也没有人比他写的字更好。
恰好这时,有位卖豆腐的老人挑着担子走了过来,看到了这一幕哈哈大笑了起来,笑得这些孩子们莫名其妙,他们齐声问道:“老伯伯,难道您写的字比我们的好?”
老伯伯收起了笑容,正色道:“我只是个卖豆腐的,并不会写字,可是我走南闯北的,这字可看得不比你们少,所以字好字坏我还是能够分得清楚的,你们写的字啊,就像我卖的豆腐一样,没有筋骨,软塌塌的,看着没精神。”
其中那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叫柳公权,他可是很自负的,现在竟然有人说他的字没有精神,他不服气了,问道:“你说你见多识广,那你说说谁比我们的字写得好,也让我们见识见识。”
老伯伯笑着捋了捋胡须说道:“比你们几个字写得好的人还真不少,如果你们真想开眼界,就到华原城去看看吧,那儿的大街上有个人用脚都比你们用手写的字好。”听老伯伯这么一说,几个孩子都说老伯伯在吹牛,哪有人用脚写字比别人用手写字还好的。可是,老伯伯却不再多解释,挑起他的担子,伴着清脆的梆子声走了。
小男孩们一下子失去了比赛的兴致,大家纷纷收起了笔墨,玩别的游戏去了,只有柳公权念念不忘:“真有人能用脚写字,还比我写得好?我一定得去看看。”
在华原城的南大街边有棵高大的槐树,槐树下围着一群人,不时有人发出惊叹声。小公权踮着脚,伸着脖子还是看不到里面的人,他费了好大的劲才挤到了里面,只见一个没有双臂的人,坐在树下,他左脚压着纸的一边,右脚夹着笔,正在全神贯注地写着一副对联,他笔下的字遒劲有力,字字传神,仿佛万马奔腾般扑面而来。随着作品的完成,人们有的啧啧称奇,有的竖起了大拇指。
小公权这才如梦方醒,他想起昨天自己和小伙伴们的比赛,觉得脸有些发烧。这时,他竟然忘记了自己是在大街上,俯身便拜:“老人家,柳公权愿拜先生为师,先生可否传授我写字的方法?”
这位写字的残疾人看着眼前的这个少年淡淡地一笑,放下笔,抬了抬下巴,示意柳公权起来,然后他摇了摇头,说:“我哪敢称先生,我不过是个卖字为生的人罢了,不敢称先生的。我比你年长,就送你几句话吧。”他熟练地用脚重新铺好了纸张,写道:“写完八缸水,墨染池水黑;博取百家书,笔尽千家意。”“孩子,这就是我写字的方法,我用了50年的时间还没完成自己的目标,学习的路还很长呢!”
此后,柳公权再也不敢轻易夸口自己的字天下第一了,而是认真地练字,不论寒冬还是酷暑,从不间断。他还虚心地向当时的书法名家学习,不断修正自己的字体,终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成为了一代书法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