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其一翻译(秋兴八首全诗赏析)

  我们通过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思炜先生对《杜甫诗选》的评注来回答这个问题:

  《秋兴八首》是杜甫在夔州所作七律连章组诗,是夔州诗(按: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西南,夔州就是其中一处暂居之地。因有夔州都督的照拂,杜甫在那里度过了他晚年最为安定且宽裕的一段时光。杜甫在夔州仅两年,而作诗四百余首,其中包括著名的《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秋兴八首》等,是他创作的最鼎盛期)的代表作,也是杜甫七律的压卷之作。作者身处夔州,遥望京华,因秋感兴,八诗连章而下,一气贯注。

  首先附上《秋兴八首》原诗:

  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其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其三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头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其四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其五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其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其七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其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希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第一首为总叙,统领以下七篇,以写巫山巫峡秋景为主,从“他日泪”、“故园心”而带出兴意。

  第二首次句便点出“望京华”,借典故说明返朝愿望如何落空,然后回到夔府眼下处境。

  第三首写景言情各半,最为规整,亦借典故言心事暌违,格调相对平静。

  第四首以下则转从长安入笔,写时局动荡,世事难料,然后收结到所处秋江。

  第五首进而回忆曾入朝参圣之际遇,恍如梦中,同样以眼前冷落之沧江为结。

  第六、第七、第八首分别写长安曲江、昆明池及渼陂之游,同时混言汉事,情景更为迷离恍惚,似真似幻,最后以今昔对比、白头吟望为总结。

  整组诗的时空场景在夔府秋江与回忆中的长安之间来回切换,其中实在的秋景只在前三首中写到,并不占主要位置。兴感的内容则主要借回忆中的各种场景来表现,相对宽泛模糊,几乎没有直接的表白,大体上可以理解为对朝廷盛日和过去生活的眷恋,以及对眼前处境的伤感。眷恋之中可能包含讽刺不满,伤感之中也可能有自我排遣,但都不是以很强烈的方式表达出来,也留下了较大的理解空间。这样一种不够十分明确的情绪表达,正是这类“兴”体作品的特点,更耐咀嚼回味,表达出了精神世界和生活总体的丰富内涵和难以定义的性质。

  在表达这种情绪时,作者充分利用了组诗和律诗的特点,将一个主题反复变化发展,犹如交响乐中旋律的展开。整组诗分开来可以单独成篇,头脚俱全,合起来亦首尾相应,脉络畅通。在主题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每首诗在形象和色彩上不断变化。例如后四首回忆长安,首先是场景不断移动,由宫中到曲江,又到昆明池、渼陂;其次,又不断推出新的形象,写入朝景象似乎已渲染到家,但下面又变化为曲江泛舟,再变化为并非实见的织女、石鲸等虚幻形象。

  几首诗在结构上大同小异,而在造句组织上却极尽变化之能事,造成语义层次的丰富多解,如一向被作为经典例句的“香稻”二句。此外,在每首诗中空间点和时间点的相互关联都十分细密,像经纬一样交织。这些都充分发挥了律诗“内繁式”变化特点。

  本文选自知乎“人民文学出版社”,欢迎点文末“阅读原文”关注我们的知乎平台。
作者简介

  谢思炜先生现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主要是唐宋诗学及其他各体文学。

  秋兴八首其一翻译(秋兴八首全诗赏析)

  杜甫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谢思炜 评注

  杜甫的诗歌由于其思想内涵和艺术形式方面的典范意义,自宋代以来就广受各层次读者的欢迎,也引起注释家和研究者的极大兴趣。他的许多选注本都曾在普通读者中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本书的编选,就参酌清人及近代的选注本,选目力求包括杜甫最广为传诵、最有代表性的名篇,注释较简,但也力求稳妥可据,对读者理解原作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故事语录

昔有佳人公孙氏是谁(公孙大娘的故事简介)

2023-3-6 11:08:44

故事语录

离职申请范文简短(最有水平的辞职信)

2023-3-6 11:09:13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