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粥断齑的故事(划粥断齑体现的道理)

  划粥断齑(huà zhōu duàn jī)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

  断:切断;齑:酱菜或腌菜之类。

  划粥断齑的故事(划粥断齑体现的道理)

  这个成语是由北宋大文学家,政治改革家,军事家范仲淹身上得来的!

  范仲淹于北宋仁宗庆历三年授参知政事,即副宰相职,这是一个相当高的官职了,也是范仲淹一生中做过的最大的官!范仲淹最有名的文章是《岳阳楼记》!

  划粥断齑的故事(划粥断齑体现的道理)

  但范仲淹从小却是从吃苦受罪中一路坎坷走过来的。

  他两岁的时候,父亲范墉去世,母亲谢氏带着他改嫁山东淄州人朱文翰。很长一段时间内,母亲一直瞒着他的身世。在认祖归宗之前,他的名字一直叫朱说。

  后来,这个朱说从朱氏族人那里得知自己祖上是苏州吴县人,姓范,于是他就跑到苏州去认亲。结果苏州范家怕他前来分夺家产,起初不愿相认。后来朱说将母亲搬请到苏州,才得认祖归宗,改名范仲淹。

  稍长,范仲淹开始走上科举之路。当中有很长一段时间,范仲淹干脆搬到山中寺庙去潜心自学。后又到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入学院学习。

  “划粥断齑”这个成语就发生在范仲淹应天府求学时期。

  其时,由于范仲淹已到苏州认祖归宗,故而山东朱家对其接济顿减,而苏州范家更是无人接济。这就导致范仲淹在应天府求学之路艰辛备偿,比我当年于城头求学稍苦!范仲淹他别无他食,每天煮一次粥,待粥凝固后,用刀划成四块,早晚伴着腌菜,各吃两块,如此持续数年。这就是“划粥断齑”之出处了。这个成语单赞范仲淹求学之艰辛,意志之坚定!

  许多人从范仲淹身上,看到了春秋时贤人颜回的影子。颜回是孔子的学生,此人家贫,“一箪食,一瓢饮”,跟着孔子艰难求学。虽然生活如此艰苦,但“回也不改其乐!”故孔子称赞其曰“贤哉!”

  后来当地官员听闻范仲淹的故事,十分敬佩,派人给范仲淹提供饮食,但范仲淹拒不接受,他说,一旦我接受了美食,以后就怕再有白粥咸菜会吃不下了!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欲求生富贵,当下死功夫!27岁那年,范仲淹考中进士,从此登上仕途,成为北宋星空中一颗最为耀眼的明星!

  划粥断齑的故事(划粥断齑体现的道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故事语录

孔子的小故事简短(孔子主要事迹简短)

2023-3-2 12:19:42

故事语录

剪窗花作文二年级(春节剪窗花的细节描写作文)

2023-3-2 12:20:08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