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教案《有生命和无生命》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教案《有生命和无生命》PPT课件

  一、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让幼儿学会区分有生命的与无生命的物体,进一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2、让幼儿了解有生命的物体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而无生命的物体则不能。
  3、初步萌发幼儿的环保意识:爱护生命、保护生态环境、关心自己的生活环境。

  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有生命与无生命物体的录像。
  2、若干小贴纸标志:哭脸和笑脸3、活动前布置户外活动场地,放置相关有生命与无生命的物体,如:各种昆虫、花草等。

  三、活动过程
  1、播放多媒体让幼儿观察,引发幼儿进行分类的兴趣。
  (1)播放两组图片,一组是有生命的物体,一组是无生命的物体,让幼儿观察比较两组图片的异同。在这一环节中,幼儿初步感知有生命体和无生命体的特征,并加以区分。
  (2)渗透"有生命"与"无生命"两词,引发幼儿进行探索与分类的欲望。
  2、教师讲解用图标分类方法,幼儿操作。
  (1)教师出示标志,笑脸代表有生命,哭脸代表无生命,将有生命的物体粘贴上笑脸,无生命的物体粘贴上哭脸。
  (2)组织幼儿在户外寻找有生命与无生命的物体,并进行分类、粘贴标志。孩子们在户外尽情的寻找有生命与无生命的物体,并为其粘贴标志户外的小草、大树、毛毛虫被粘贴上了小笑脸,滑梯、秋千、垃圾桶被粘贴上了小哭脸。
  3、共同讨论有生命与无生命的区别及其概念。
  (1)共同探讨有生命与无生命的区别:根据幼儿的分类结果,引导幼儿分别说出寻找到的有生命和无生命物体的特征。
  (2)教师进行小结:有生命的物体在不断的生长变化,而无生命的物体则不能。
  (3)带幼儿一起检查分类结果,并找出错误进行改正。
  4、教育幼儿保护生命,热爱环境。。
  (1)幼儿一起探讨:我们应如何爱护有生命的动植物?
  (2)带领幼儿将大自然的动物放生。
  5、延伸活动:看幻灯片。感知巩固有生命体和无生命体的特征。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教案《有生命和无生命》PPT课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