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
篇一:
当你翻开书本,看到英雄两个字,你会想到什么?
当你站在纪念碑前,读到英雄两个字,你会看到什么?
一九四一年抗日战争,胶东抗日根据地的战斗异常激烈,日军妄图扑灭革命火种,正因为如此,更加坚定了大家打鬼子的决心。
俺叫张晶麟,今天娘做了俺最爱吃的玉米饼子,但接到任务就急忙跑出了家,可突然大批的日伪军从四面包围,俺就立刻掩护群众撤离,而自己却被捕了。三天三夜的严刑拷打,任凭鬼子施尽各种酷刑,但关于抗日组织的情报,她只字未提,鬼子决定将她处死。行刑那天大雨滂沱,想到自己死后母亲一人孤苦伶仃,她心如刀绞,忍不住大声的喊着:娘!!晶儿要走了,下辈子,等下辈子,俺还要吃娘做的玉米饼子。如今,每逢她的忌日,乡亲们都不忘为她送去她最爱吃的玉米饼子。
篇一:
你会想到什么?你会看到什么?你会想到一把血淋淋的刺刀挑开家门,那个用胸膛护住你的兄长吗?你会看到生养你的土地被掠夺、被瓜分、被奴役、被践踏,那些誓死也要捍卫每一寸国土的中华儿女吗?
一九四七年解放战争,孟辽固战役打响,留守妇女们得到消息,部队要过汶河,必须在五小时内架起一座桥。齐腰深的河水,二十多米宽的河面,没有建桥材料,男人们都上了前线,只有这些妇女,怎么架桥?她们想出了一个办法,用门板拿桥板,用人来到桥墩。
姐妹们,架桥!
妇女们抬起门板就从河里跳下去,刹那间,一座人桥出现在战士们面前,看到突然搭起的人桥,他们不忍心踏过去,妇女们急了,大声喊道:同志们,时间就是胜利,赶快过桥。
当战士们的脚步声消失后,妇女们早已被刺骨的河水冻得全身麻木,瘫倒在河边,有人更是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就是沂蒙红嫂,用身体、信念和生命架起,通往胜利的火线桥。
篇三:
英雄是什么?英雄是在生死面前敢于踏出一步的人。
英雄是什么?英雄是在危难之时敢于迈出一脚的人。
一九五零年冬,朝鲜战场零下三十多度,朱彦夫所在连队全部牺牲,只剩下他一个人。
有我在,阵地就不能丢。朱彦夫抱起机枪拼命扫射,突然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爆炸,朱彦夫昏死过去。经历47次手术,昏迷93天,他醒来第一句话就是:我的枪呢?当他下意识想要摸枪时,发现手没了,当他挣扎着想要站起来时,发现腿也没了。
“我的手呢?我的腿呢?”
参加过上百次战斗从不怕死的朱彦夫,那一刻想到了死。但最终他选择活下来,这名火线宣誓的共产党员不仅活下来,而且活得很顽强,活得很阳光,活的很精彩。他带领乡亲打赢了整山造地,打井饮水,高山驾电“三大战役”。退休后,他残肢抱笔,用嘴衔笔,写下了《极限人生》、《男儿无悔》两部小说,激励后人。永远保持战士的姿态,这就是英雄的人民楷模朱彦夫。
总篇:
英雄在哪里?
英雄在哪里?英雄住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只要祖国需要,只要人民需要,你和我、我和他,我们都可以,都可以成为这个筋骨铮硬的民族,这个伟大复兴的时代,一个又一个,一个又一个,响当当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