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成长的轨迹》

关键词: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成长的轨迹》PPT课件

  【活动目标】
  1、了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孕育过程,知道宝宝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发育而成的。
  2、体验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萌生热爱妈妈、感激妈妈的情感。
  3、能完整表述观察结果,并能用各种形式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孕妇照片、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形成、生长过程)、电脑。
  2、小的贴绒图片,轻松的胎教音乐。
  3、向爸爸妈妈了解自己的出生情况。
  4、人手一份米袋,用于系在腰间上。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孩子探索兴趣。
  1、幼儿自由阐述自己向父母那了解的出生情况。
  2、设疑:谁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吗?在妈妈的肚子里是怎么长大的?
  (二)分段欣赏课件,初步了解胚胎的孕育过程。
  1、赏课件一(受精卵的形成过程)。提问:
  (1)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2)你觉得它们像什么?有什么作用呢?
  (3)丰富知识:精子,卵子,受精卵
  (4)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按顺序出示小图片,师幼共同梳理:爸爸和妈妈结婚后,就打算孕育宝宝。于是爸爸妈妈会一起合作,爸爸把许多像小蝌蚪一样的叫做“精子”的种子放在妈妈的肚子里,精子在去妈妈肚子的路上,遇到了许多像小圆球叫做“卵子”的种子,只要他们拥抱在一起成为好朋友,就会变成受精卵,长大了就变成了小宝宝。
  2、欣赏课件二(胚胎的孕育过程)。提问:
  (1)受精卵又变成了什么?它住在哪里?(丰富知识:胚胎)
  (2)妈妈肚子里象宫殿一样的又叫什么?它有什么用?(丰富知识:子宫)
  (3)胚胎怎样在妈妈的肚子里成长?有一样重要的东西又是什么呢?它有什么用?(丰富知识:脐带)
  (4)教师出示小图片,与幼儿共同梳理孕育过程:妈妈的肚子里还有一个神秘的宫殿叫子宫,受精卵变成了胚胎就在子宫里安了家,子宫壁上有一层膜就是胎盘。胎盘上有一根脐带,连着小宝宝的肚脐,通过这个脐带,妈妈把大量的丰富的营养不断地送给胚胎,胚胎越长越大,慢慢地长出了小脑袋、小手、小脚。
  (5)幼儿寻找自己的肚脐,摸摸与看看。
  3、欣赏课件三(成长中的胎儿)。提问:
  (1)这时候的小宝宝叫做什么?他发生了什么变化?
  (2)宝宝会在子宫里做些什么事呢?请幼儿大胆想象,用动作表示。
  (3)妈妈的肚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到了近10个月后宝宝又去了哪里?
  4、教师完整播放课件,幼儿随课件内容在背景音乐中用动作展现整个过程。
  (三)通过游戏“今天我来扮妈妈”,感受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
  1、每个孩子在妈妈的肚子里都要待上多长时间呢?那么我们的妈妈在上班生活中会感到怎么样呢?
  2、宝宝出生以后妈妈又要做些什么呢?
  3、游戏,请幼儿扮成孕妇做各种动作。(慢慢走路、弯腰捡东西、抬腿上楼梯、弯腰系鞋带等)以及照顾出生的宝宝等等。
  4、情感交流:如何关心自己的妈妈。
  (四)延伸活动。
  阅读绘本《小威向前冲》,能与父母或老师一起绘制一本关于《成长的轨迹》的日记或图书,记录自己成长道路中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成长的轨迹》PPT课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