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耻下问造句 不耻下问意思

  用不耻下问造句 不耻下问意思

  1、唯有精益求精加上不耻下问才会有出路。

  2、就是要不耻下问,不用管别人的眼光。

  3、不耻下问后,老板一一作了回答。

  4、他心地单纯,对什么都抱有朴素的疑问,而且不耻下问。

  5、学习,不仅要做到虚怀若谷,还要做到不耻下问。

  6、要有求知的渴望,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精神。

  7、对于学习,小明总是不耻下问。

  8、当你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不耻下问。

  9、小明的成绩是我们班最好的,但是却经常不耻下问。

  用不耻下问造句 不耻下问意思

  不耻下问(拼音:bù chǐ xià

wèn)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不耻下问原意是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形容谦虚、好学。该成语最早出自于《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不矜不伐、功成不居、谦虚谨慎

  有问必答、神气活现、自以为是、骄傲自满、居功自傲、好为人师、师心自用、自高自大

  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即便是圣贤如孔子,也不是什么学问都掌握,也需要不断地向人请教。孔子在一生的治学中,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向不同的人请教问题。与孔子同一时代的孔圉,是卫国的大夫。他不但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还非常的谦虚。孔圉为卫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他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世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都尊称孔圉为孔文子,而孔子则为孔夫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他对孔圉享有这么高的荣誉并不服气,认为他配不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子贡问孔子说:“老师,孔圉的学问及才华确实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有很多,为什么要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呢?”孔子笑着回答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明白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也会大方而谦虚地向人请教,一点都不为此而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知识分享

望乡台是什么意思 望乡台简单介绍

2023-1-6 22:01:34

知识分享

表白简笔画怎么画 表白简笔画画法简单又漂亮

2023-1-6 22:01:56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